[发明专利]一种油田复杂油水乳状液的高效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9429.0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翟磊;曾杨;王华;王旭东;王秀军;靖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3/04 | 分类号: | C10G3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吴爱琴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复杂 油水 乳状液 高效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田复杂油水乳状液的高效破乳脱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破乳剂加入到原油中,混匀,得到初步处理的原油;2)将烷烃、醇及醇醚的混合物加入到上述初步处理的原油中,混匀,即可。所述烷烃、醇及醇醚的混合物由烷烃、一元醇或多元醇、醇醚或醇醚酯三种组分构成。本发明提供的油田复杂油水乳状液的高效破乳脱水方法,专门针对单独采用破乳剂脱水后易形成的特殊油水乳化层(中间过渡层)、老化油等,在不改变原有破乳剂的使用种类、使用方式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特殊组成的烷烃、醇及醇醚的混合物,有效破坏油水乳化层的界面膜稳定性,改变界面相的极性环境,并对沥青质、胶质、聚合物等起到增溶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复杂油水乳状液的高效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田的采出液处理过程中,经常面临各类复杂油水乳状液的破乳脱水难题。特别是对于稠油油田、化学驱油田等,由于原油乳液中的天然乳化剂(主要是蜡晶、沥青质、胶质、环烷酸等),以及广泛应用的高分子驱油剂(主要是驱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采出的原油乳状液稳定性极强,导致破乳脱水效果逐渐变差,并带来了系列后续问题。一方面,破乳脱水过程中,在油水界面上会形成一层非常稳定的特殊油水乳化层(又称中间过渡层),该乳化层界于上部油层和下部污水层之间,属于一类难以分离的油水多相混合物。目前,该乳化层的厚度呈逐渐变厚趋势,严重影响电脱水器等设备的处理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原油破乳脱出污水的含油量很高,由原油处理系统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后,无法及时有效处理,在污水处理设备顶部形成了大量的高稳定性老化油。该类老化油为油水乳化程度很高的油包水型、油包水包油型等复杂乳状液,再次经破乳剂处理时脱水困难。由此可知,复杂油水乳状液的高效破乳一直是油田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难题。
目前,研究人员针对复杂油水乳状液的破乳脱水问题开展了大量工作,主要集中于各类破乳剂、反相破乳剂等药剂的研制。由于原油乳液在破乳脱水时,对破乳剂及反相破乳剂有明显的选择性,对某些油田或油井非常有效的破乳剂,对其他油田或油井却未必有效。同时,绝大多数破乳剂无法避免特殊油水乳化层、老化油的形成,处理此类复杂油水乳状液也需要新的技术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田复杂油水乳状液的高效破乳脱水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复杂乳状液的油水界面特点,通过加入小分子物质来配合破乳剂的使用,有效改善界面相的极性环境、降低界面张力,并对原油中的乳化剂起到增溶作用,显著降低乳状液的稳定性。
本发明所提供的油田复杂油水乳状液的高效破乳脱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破乳剂加入到原油中,混匀,得到初步处理的原油;
2)将烷烃、醇及醇醚的混合物加入到上述初步处理的原油中,混匀,即可。
上述方法步骤1)中,所述破乳剂可为以胺类或醇类为起始剂的嵌段聚醚、烷基酚醛树脂嵌段聚醚、酚胺醛树脂嵌段聚醚、烷基硅氧烷嵌段聚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破乳剂与原油的配比可为30~200mg:1L。
步骤2)中,所述烷烃、醇及醇醚的混合物由烷烃、一元醇或多元醇、醇醚或醇醚酯三种组分构成;
其中,所述烷烃可为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正己烷、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一元醇或多元醇可为环己醇、异己醇、1,2-丙二醇、丙三醇、正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醇醚或醇醚酯可为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甲醚、二乙二醇乙醚、二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丁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烷烃、醇、醇醚的质量比依次为1:(2~5):(3~9),具体可为1:2:4、1:2:6、1:3:8、1:5:9;
所述烷烃、醇及醇醚的混合物与初步处理的原油的配比可为10~80mg:1L。
上述方法步骤1)~步骤2)中破乳脱水温度可为45~90℃,具体可为65℃、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94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翻转钻孔夹具
- 下一篇:一种手机中板类快换防撞反撑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