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除虫功能的换气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8894.1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8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郝灵生;陈玲玲;焦杨;黄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美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70;F04D29/52;F04D29/38;F04D27/00;A01M1/04;A01M1/22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0507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除虫 功能 换气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除虫功能的换气扇。
背景技术
换风扇是由电机带动风扇旋转驱动气流,使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一类空气调节电器,目前在市场上出现的垃圾桶通常都是为常开口的换气扇,此类换气扇因为没有扇盖,所以会使室内外空气交换的过程中有很多的蚊虫、灰尘和细菌通过换气扇进入到室内,这样就会很容易的使人体收到一些伤害或者使人体感染细菌,不但没有能够达到置换新鲜空气的效果,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隐患,特别是夏季蚊虫较多的季节,不但有室内的蚊虫,室外的蚊虫还能够通过换气扇进入室内,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这就促使了一种既能够有效的置换室内外的空气流通、防止室外的蚊虫通过管道进入室内,又能够消除室内的蚊虫的换气扇诞生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除虫功能的换气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除虫功能的换气扇,包括前盖、壳体和安装室,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一侧的壳体上安装有电源开关和报警器,所述壳体顶部铰接有前盖,且前盖的内表面安装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杆的一端连接,且滑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壳体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安装室,所述安装室内部安装有电网,所述电网下方的壳体上安装有蚊虫收集槽,所述蚊虫收集槽的内侧通过第二支架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灯,所述紫外线消毒灯上方的安装室内壁上通过第一支架安装有诱虫灯,所述紫外线消毒灯的内侧固定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上方通过支撑架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转轴上安装风扇,所述风扇上方的安装室内壁上安装有烟雾传感器、MCS-51单片机和煤气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和煤气传感器的输出端皆与MCS-51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MCS-51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报警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风扇的内侧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内侧的安装室上设置有换气通道。
优选的,所述风扇上安装有四片扇叶,且扇叶迎风侧的边缘处设有锯齿。
优选的,所述电网的直径大于圆形通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壳体表面的边缘处设有螺纹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换气口一侧安装滤网来过滤掉空气中的粉尘,阻止粉尘进入室内,还设置有煤气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可以通过在换气过程中监测烟雾浓度和煤气浓度,防止煤气泄漏、失火等问题,一但监测到就会通过报警器发出刺耳的声音来提醒家中主人,极大程度的减少了家居事故的发生和损失,通过在设备内部安装有诱虫灯和电网,通过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来引诱蚊虫进入换气扇,然后当蚊虫接触到电网时利用高压消灭蚊虫,以达到对室内除虫的问题,且在换气设备中还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灯,对一些空气中的细菌、病毒进行消灭,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是对人体无害的,设备不使用时还可以通过关闭前盖来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设备内部,从而达到保护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盖;2-壳体;3-安装室;4-诱虫灯;5-第一支架;6-烟雾传感器;7-MCS-51单片机;8-煤气传感器;9-滤网;10-电机;11-换气通道;12-支撑架;13-安装座;14-风扇;15-第二支架,16-紫外线消毒灯,17-蚊虫收集槽;18-电网;19-滑杆;20-滑槽;21-报警器;22-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美术学院,未经河北美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88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