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火器及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83365.0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7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耀;黄仁忠;巴新伟;史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家用电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58 | 分类号: | F23D14/58;F23D14/84;F24C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28234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器 燃气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火器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燃气灶通常包括炉架、炉头,以及安装于炉头上的分火器,为使燃气燃烧时的焰火对烹饪器具有较好的加热效果,分火器与烹饪器具之间需要保持适当间距。
然而市场上的分火器是一体设置的,这类分火器与烹饪器具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用户不能通过调节分火器与烹饪器具之间的间距,来调节分火器与烹饪器具之间的间距,以使燃气燃烧时充分加热烹饪器具,从而不利于节能及降低烟气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分火器,旨在能够调节所述分火器的上盖与上盖座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所述上盖与烹饪器具之间的间距,使燃气燃烧时充分加热烹饪器具,从而达到节能及降低烟气指标的效果。
为到达上述之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火器,安装于炉头的环形进气槽上,以与所述环形进气槽配合形成燃气混合通道,所述分火器包括:
上盖,用以安装至所述环形进气槽的上方,所述上盖包括呈环状设置的上盖本体、自所述上盖本体的内周沿朝下延伸设置的内盖沿、以及自所述上盖本体的外周沿朝下延伸设置的外盖沿;以及
上盖座,包括呈环状设置的上盖座本体,以及自所述上盖座本体的周沿沿上下向延伸的筒状连接部,所述上盖座本体用以安装至所述环形进气槽的槽壁上;所述筒状连接部与所述内盖沿或所述外盖沿活动连接,以使所述上盖与所述上盖座之间的间距可调。
优选地,所述筒状连接部自所述上盖座本体的外周沿朝下延伸设置,且所述筒状连接部与所述外盖沿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筒状连接部的外壁面与所述外盖沿的内壁面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筒状连接部上设有U型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呈上下向延伸设置;所述外盖上设有与所述U型连接孔组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与U型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盖座还设有自所述筒状连接部的下端朝其外侧凸设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以限制所述外盖沿的下端过度调节出所述筒状连接部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上盖本体包括与所述外盖沿相连、且呈水平设置的顶壁,以及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内盖沿的侧壁;
所述顶壁设有多个与所述燃气混合通道连通的燃气槽,每一所述燃气槽自所述上盖座本体的内周沿向其外周沿延伸设置;
所述侧壁设有多个与所述燃气混合通道连通的燃气孔。
优选地,所述分火器的材质为铜合金或者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上盖座本体的远离所述筒状连接部的周沿朝下凸设有限位凸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所述燃气灶包括炉架,以及安装于所述炉架上的炉头,所述炉头的上端面设有环形进气槽,所述环形进气槽具有内槽壁和外槽壁,所述环形进气槽上安装有分火器,所述分火器包括上盖和上盖座,其中,
所述上盖用以安装至所述环形进气槽的上方,所述上盖包括呈环状设置的上盖本体、自所述上盖本体的内周沿朝下延伸设置的内盖沿、以及自所述上盖本体的外周沿朝下延伸设置的外盖沿;
所述上盖座包括呈环状设置的上盖座本体,以及自所述上盖座本体的周沿朝上下向延伸的筒状连接部,所述上盖座本体用以安装至所述环形进气槽的槽壁上;
所述筒状连接部与所述内盖沿活动连接,所述外盖沿与所述外槽壁连接,所述外盖沿与所述外槽壁连接;或者所述筒状连接部与所述外盖沿活动连接,所述内盖沿与所述内槽壁连接,所述内盖沿与所述内槽壁连接,以使所述上盖座本体与所述上盖本体之间的间距可调。
优选地,所述上盖座本体的远离所述筒状连接部的周沿朝下凸设有限位凸筋,所述环形进气槽槽壁的内壁面凹设有与所述限位凸筋对应的搭接台阶,所述限位凸筋搭接于所述搭接台阶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所述分火器分体设置成上盖和上盖座,利用所述上盖座的筒状连接部与所述上盖的内盖沿或外盖沿活动连接,以调节所述上盖座与所述上盖之间的间距,即可调节所述分火器与烹饪器具之间的间距,以达到节能和降低烟气指标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炉头及分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家用电器(中山)有限公司,未经TCL家用电器(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833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