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环防护体管道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1569.1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6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峰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47/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董存壁 |
地址: | 35000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防护 管道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设备领域,特别为一种智能环防护体管道接头。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水管被广泛的应用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之中,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长足进步,塑料水管以其轻便、成本低廉的巨大优势迅速取代了传统的铁质水管。
然而管道接头作为水管最重要的配件,现有的管道接头并没有跟上水管这种由于材质上的变化所赋予水管的特性,依然沿用既往铁制管道接头的结构因而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由于塑料水管的湿胀干缩效率远大于铁制水管,并且塑料水管由于自身材料强度的原因,其与管道接头之间的连接方式摒弃了铁制水管所采用的螺纹连接而采用热熔连接,以上这两点导致塑料水管与现有水管之间的热熔接处发生破裂;此外由于目前管道接头的主体多采用塑料材质,而其中的嵌件多为金属,两者膨胀系数不同,因而嵌件脱离管道接头主体的事件时有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接处不易破裂且嵌件不易脱离的智能环防护体管道接头。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环防护体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壳体,所述塑料壳体一端设有连接端口另一端设有熔接端口,塑料壳体的连接端口处设有金属嵌件,塑料壳体熔接端口的外周表面上套设有金属环;
所述金属嵌件包括嵌套在连接端口内的内嵌件以及包裹于连接端口的上端面及外周表面上的外包套,内嵌件的内周壁上设有内螺纹。
其工作过程和防护原理如下:
安装时,将塑料壳体一端熔接端口与塑料管熔接相连,另一端口用于接其他管路或设备即可;
由于金属的膨胀率远小于塑料,因此当塑料壳体膨胀时金属环能够有效束缚住塑料壳体从而避免了熔接点产生破裂及脱焊现象的产生,大大延长了整个水管通道的寿命;
另一端的连接端口外表面受到外包套的有效包裹从而防止了连接端口附近的塑料由于长期暴露在环境中产生钙化最终导致塑料壳体与金属嵌件之间发生脱离现象,并且内嵌件和外包套结合有效地束缚住了塑料壳体的膨胀作用,并且使得金属嵌件与塑料壳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进而更好的防止水分从金属嵌件与塑料壳体的连接处渗出。
为了更好的实施本方案,还提供如下优化方案:
进一步的,为了达到增强金属嵌件防脱效果的目的:所述内嵌件的外周壁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径向向外凸出的止脱单元。
优选的,所述止脱单元由至少两个位于内嵌件外周壁同一水平面并分布于不同径向位置设置的凸块构成。
优选的,所述止脱单元为环绕内嵌件外周壁向外凸起的止脱环。
优选的,为了达到进一步增强防脱效果的目的:所述止脱单元的外壁面为磨砂面。
进一步的,为了达到进一步阻止水分从金属嵌件与塑料壳体的连接处渗出的目的:所述内嵌件的下端部设有环绕其内壁面设置的防水槽。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增强金属嵌件的防脱效果:所述外包套的边缘处设有向塑料壳体一侧凸起的防脱凸沿。
进一步的,为了达到进一步增强金属嵌件滑脱的目的:还包括多个防脱螺栓,所述防脱螺栓经由外包套的外表面贯穿塑料壳体的壁体并固定于内嵌件上。
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利用了不同材质膨胀系数之间的差异,在塑料壳体外套设一个金属环进而有效防止了塑料壳体由于膨胀而导致的熔接点开裂的问题;
2.本实用性的金属嵌件采用内嵌件与外包套结合夹持既起到了很好的防脱效果,又使得连接端口处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截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内嵌件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内嵌件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的内嵌件主视图;
图5为实施例2中的内嵌件俯视图;
图6为实施例3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金属环主视图;
图9为实施例4截面示意图。
标号说明:1-塑料壳体、11-连接端口、12-熔接端口、2-金属环、31-内嵌件、311-内螺纹、312-凸块、313-凸环、32-外包套、321-防脱凸沿、33-防水槽、4-防脱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峰,未经武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15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