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丢号兔耳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70031.2 | 申请日: | 2016-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2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卜玮;罗刚;党树璋;丁鹏;毛旭东;郑天豪;赖松家;王杰;陈仕毅;贾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11/00 | 分类号: | A01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丢号兔耳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丢号兔耳标。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兔肉以其高蛋白,低胆固醇,肉质鲜嫩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我国家兔的饲养量也在逐年提高,但是在家兔的饲养过程中,由于家兔具有啃咬硬物的习性,耳标很容易被咬掉,如果在育种过程中,发生了耳号的丢失,会淘汰没耳号的后备兔,会引起优秀后备兔的流失。种兔的饲养周期长,一般能达到4年以上,普通的耳标也容易发生磨损,这样就造成了耳号丢失,给管理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耳号丢失的兔耳标。
一种防丢号兔耳标,包括主耳标及其副耳标,所述主耳标包括耳标颈和耳标头,副耳标上设置有与所述耳标颈对应的耳标孔,在耳标颈的端部设置有长条形的耳标牌,该耳标牌的四个拐角为圆弧形,在该耳标牌上设置有耳标号;副耳标包括底盘及耳标孔,在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副耳标号。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防丢号兔耳标,所述耳标牌及其底盘的表层涂覆有一层夜光层。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防丢号兔耳标,在所述耳标颈内置有GPS模块、温度传感器、控制芯片、通讯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GPS模块、温度传感器和通讯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为GPS模块、控制芯片、通讯模块提供电能;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耳标颈的内壁上,且耳标颈由导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防丢号兔耳标,在耳标颈的表层包覆有一层杀菌消炎药物层。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防丢号兔耳标,在所述杀菌消炎药物层的外层包覆有一层可揭开撕掉的保护层。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防丢号兔耳标,在耳标头的顶部设置有穿刺部。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防丢号兔耳标,所述穿刺部的外径为耳标头外径的1/8-1/12。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丢号兔耳标,能够更好的管理兔群,耳标的设计符合使用习惯,使用方便,能很好防止耳号的丢失,即使新型耳标的主耳标受到磨损或者啃咬,新型防丢号兔耳标的副耳标上面有相同的耳号,给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丢号兔耳标主耳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丢号兔耳标副耳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丢号兔耳标主耳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丢号兔耳标副耳标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丢号兔耳标,包括主耳标1及其副耳标2,所述主耳标1包括耳标颈13和耳标头14,副耳标2上设置有与所述耳标颈13对应的耳标孔21,在耳标颈13的端部设置有长条形的耳标牌12,该耳标牌12的四个拐角为圆弧形,在该耳标牌12上设置有耳标号11;副耳标2包括底盘22及耳标孔21,在所述底盘22上设置有副耳标号23。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丢号兔耳标,在主耳标和副耳标上均设置有相同的耳标号,就算主耳标受到损坏,观看副耳标依然可以知道耳号,从而避免了因为耳号的丢失而淘汰没耳号的后备兔的状况,降低了后备兔的流失率,提高了饲养兔的管理效率。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主耳标的耳号显示区采用了长条形的耳标牌,从而可以使耳号显示更长,更大的数字或字母,更方便查看,而且耳标牌的四周拐角均呈半圆形,光滑而不尖锐,减少了对兔的伤害。
优选地,本实施例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耳标牌12及其底盘22的表层涂覆有一层夜光层。
本实施例设计夜光层的目的是在晚上没有光照兔子跑丢的情况下容易发现找到兔子,从而避免了兔子的流失,进一步提高了饲养兔的管理效率。
优选地,本实施例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所述耳标颈13内置有GPS模块、温度传感器、控制芯片、通讯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GPS模块、温度传感器和通讯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为GPS模块、控制芯片、通讯模块提供电能;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耳标颈13的内壁上,且耳标颈13由导热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70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