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输电线路掏挖式基础施工的带溜筒下料斗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59233.7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8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张帅;覃乔;周雨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焦磊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电 线路 掏挖式 基础 施工 带溜筒下 料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掏挖式基础施工的带溜筒下料斗。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基础混凝土工程约占80%以上采用人工掏挖式基础。由于大部分铁塔的施工环境恶劣,且掏挖式基础本体混凝土方量少,不可能大范围使用泵送混凝土。因此,当前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和下料斗结合浇筑的方式。
当基础坑深超过2m时,搅拌机出料口与坑底高差过大。为防止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发生离析,粗细骨料分离,造成基础根部强度不达标,必须使用溜筒配合下料斗使用。通过使用溜筒,混凝土沿溜筒流下,有效避免离析现象的发生,防止混凝土基础出现烂根现象。
传统下料斗与溜筒、各个溜筒之间的连接主要通过螺栓连接,这一方面在安装各个溜筒时,需要人工将螺栓拧紧,另一方面在拆卸各个溜筒时,需要人工将螺栓拧松,耗时耗力,降低了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掏挖式基础施工的带溜筒下料斗,使得下料斗与溜筒及各个溜筒之间的安装与拆卸简单方便,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掏挖式基础施工的带溜筒下料斗,包括下料斗和安装在下料斗下方的多个溜筒;
所述下料斗底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溜筒顶部外表面设有连接销,所述溜筒底部外表面开设有第二连接槽;
位于最上端的溜筒的连接销挂接在下料斗的第一连接槽内,其第二连接槽挂接下方另一个溜筒的连接销,另一个溜筒的第二连接槽再挂接下一个溜筒的连接销,依次进行组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料斗的锥形表面还开设有振动棒插入孔。
更为优选地,振动棒插入孔上还安装有单向盖。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斗的第一连接槽数量为两个,呈相对设置;每个溜筒设有两个呈相对设置的连接销和两个呈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槽为斜折钩形状,包括依次连接而成的第一斜槽、第一水平槽和第一竖直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槽为斜折钩形状,包括依次连接而成的第二斜槽、第二水平槽和第二竖直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下料斗上开有带单向盖的振动棒插入孔,这方便在浇筑过程中随时插入振动棒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
(2)溜筒的上部设有连接销,下部开有连接槽,连接销和连接槽的设计方便溜筒之间的套接,使用时将下一个溜筒的连接销顺着连接槽滑入即可,摒弃了传统方式下的螺栓连接。
(3)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本新型各部分安装拆卸方便,快捷,加快了施工效率,减轻了作业人员负担,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为用于输电线路掏挖式基础施工的带溜筒下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溜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连接销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下料斗与溜筒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各个溜筒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下料斗1、第一连接槽1.1、第一斜槽1.1.1、第一水平槽1.1.2、第一竖直槽1.1.3、溜筒2、连接销2.1、第二连接槽2.2、第二斜槽2.2.1、第二水平槽2.2.2、第二竖直槽2.2.3、振动棒插入孔3、单向盖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掏挖式基础施工的带溜筒下料斗,包括下料斗1和安装在下料斗1下方的多个溜筒2;
所述下料斗1底端外表面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1,所述溜筒2顶部外表面设有连接销2.1,所述溜筒2底部外表面开设有第二连接槽2.2;
位于最上端的溜筒2的连接销2.1挂接在下料斗1的第一连接槽1.1内,其第二连接槽2.2挂接下方另一个溜筒2的连接销2.1,另一个溜筒2的第二连接槽2.2再挂接下一个溜筒2的连接销2.1,依次进行组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料斗1的锥形表面还开设有振动棒插入孔3。这样可以用于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插入震动棒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振捣。
优选地,振动棒插入孔3上还安装有单向盖4。本实施例单向盖4可采用与斗面使用铰链连接,在浇筑过程中保持关闭,在振捣过程中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592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自两用型水泥灌浆压力注浆机构
- 下一篇:一种液压振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