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方向物流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2406.1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7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超;崔杰;赖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山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47/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11255 | 代理人: | 王晓彬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方 物流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分类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方向物流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输送带在农业、工矿企业和物流行业中广泛用于输送各种固体块状或成件物品,输送带能连续化、高效率、大倾角运输,输送带操作安全,输送带使用简便,维修容易,运费低廉,并能缩短运输距离,降低工程造价,节省人力物力。但是现有的输送带无法实现多方向运输,也难以处理不同货物的分类。
如公开号为:CN202346292U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流输送的转向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机构,支撑架机构上设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上方设有辊道输送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架机构上的转向汽缸,转向汽缸的活塞头和转臂一端铰接相连,转臂另一端与转动轴固定相连,转动轴由两个轴承支撑,两个轴承分别固定在支撑架机构和下支撑板上,转动轴顶端固定有机架连接板,机架连接板固定在辊道输送机构的辊道机架下方,机架连接板下方固定有辊轮支架,辊轮支架上连有辊轮,辊轮由辊轮支撑板支撑,辊轮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架机构上。与弧形动力辊道相比,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圆锥形动力辊子,其成本低,与90°转向处设置垂直输送机相比,本实用新型不易倾翻。
以上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均没有对本申请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技术方案,同时也没有任何的相关技术启示,有鉴于此,故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方向物流输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多方向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单元、转向单元。所述转向单元分别与输送单元相连;所述的转向单元包括底板、电机、转向机构、链轮、链条;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的电机为链条传动,所述链条与链轮相配合,所述链轮与转向机构之间联动。
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轮,所述的链轮设置在转向轮中部,且所述链轮与转向轮之间过盈配合。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转向轮通过连接装置与底板活动连接。
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支撑轮。
所述的链条与惰轮相配合。
所述每个转向单元包括4个转向机构。
所述每个转向机构包括3个转向轮。
所述的输送单元还包括:RFID天线,所述RFID天线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单元上。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获得的技术效果如下:
传送带通过转向单元可以将货物输送到不同的方向,实现货物的分类处理,提高了连续化、高效率分捡运输,输送带操作安全,输送带使用简便,维修容易,运费低廉,并能缩短运输距离,降低工程造价,节省人力物力。
为适应物流输送带的智能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方向物流输送装置,该装置的组合应用可以构成大型货物分拣系统,用于货物分拣量庞大的物流系统。同时配合RFID技术可以实现物流数据的实时监测。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方向物流输送装置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方向物流输送装置中转向单元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方向物流输送装置中转向单元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方向物流输送装置中转向机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方向物流输送装置中转向机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方向物流输送装置中转向机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方向物流输送装置中转向机构转向工况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方向物流输送装置中转向机构转向工况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方向物流输送装置中转向机构转向工况示意图之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方向物流输送装置中转向机构转向工况示意图之四。
图中标记:1.底板,4.链条,6.电机,7.支撑轮,11.第一输送带,12.第二输送带,13.第三输送带,14.第四输送带,21.第一转向机构,22.第二转向机构,23.第三转向机构,24.第四转向机构,31.第一转向轮,32.第二转向轮,33.第三转向轮,51.第一惰轮,52.第二惰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山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智山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24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白睡眠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海藻美毛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