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桥汽车移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58856.5 | 申请日: | 2016-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6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少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少铭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075;B66F9/12;B66F9/14;B66F9/18;B66F9/22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0899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桥 汽车 移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载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桥汽车移位器。
背景技术:
汽车移位装置为汽车工业的附属产品,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其用途也被专业人群所认识;其身影广泛出现在汽车展厅、储货场、清障等特殊场合。现有普遍采用单桥汽车移位器或者就是人工移动,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均需较多的人工投入,且操作时间较长。
专利申请号201520288375.2,公开了一种移车器,由手动液压叉车,车轮托举架,车轮托举杆组成;车轮托举架固定在手动液压叉车的货叉上,车轮托举杆的直径与车轮托举架的车轮托举杆套管的内径相等。该技术只是借用叉车而已,简陋的设计无法满足多元的需求,针对四驱车即需两台移车器合作完成移位的任务,显然给操控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不足,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由主、副车架组成的伸缩钢架结构,通过液压油缸驱动调节承载不同轴距车辆的双桥汽车移位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桥汽车移位器,包括牵引机头、主车架、副车架和液压系统;其特征是:牵引机头设置有方向把,底部设置有驱动轮和稳定轮,与主车架接触部一侧还设置有升降滑轨和升降油缸;所述主车架前端通过滑套套设在所述升降滑轨上,并由升降油缸驱动升降动作,主车架两侧向外伸展有前轮托架,在前轮托架后侧的主车架上轴定位有前夹辊,该前夹辊由夹辊油缸驱动往外摆出或收起动作;主车架中部安装有伸缩油缸、后部两侧设置有相向的槽轨、后端部两侧还设置有承载轮;所述副车架滑动嵌设在主车架的一对槽轨中,并由所述伸缩油缸驱动伸缩动作;副车架两侧分别轴定位有变位夹辊和后方的后夹辊,所述变位夹辊和后夹辊由设置在副车架上对应的夹辊油缸驱动,往外摆出或收起动作;上述涉及升降油缸、夹辊油缸和伸缩油缸由设置在牵引机头或主车架上的液压系统控制。
所述主车架的前轮托架具有两级台阶结构,一级台阶朝后,且在一级台阶边沿设置有导引辊。
所述主车架后端的承载轮安装在曲柄轮座上,该曲柄轮座转弯部轴定位在主车架上,长臂端铰接有承载轮,短臂端铰接在举升油缸上,由举升油缸驱动抬高主车架;所述举升油缸设置在主车架上,由液压系统控制。
所述承载轮为两个安装在一人字形轮架上,该人字形轮架中部铰接在曲柄轮座的长臂端。
所述副车架成两段式连体结构,前段车架窄而长、后段车架宽而短,前段车架滑动嵌设于主车架的一对槽轨内;变位夹辊和后夹辊设置在后段车架上,在后段车架的后端部两侧设置有导角轮。
所述主车架两侧或前轮托架上设置有防倾轮,该防倾轮为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汽车移位器的副车架滑动嵌设在主车架的槽轨上,在伸缩油缸驱动下,能做伸缩调节,满足承载不同轴距的汽车之需;再则,通过副车架上的变位夹辊和后夹辊配合,抬举后轴车轮,实现双桥架空移位,可满足汽车展厅、储货场、清障、以及道路清障、故障牵引和零公里汽车销售等需移位的场合,本实用新型汽车移位器可在没有汽车钥匙和不须打开车门的情况下安全的移动汽车,大大减少用人数量及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初始状态双桥汽车移位器俯视图
图2初始状态双桥汽车移位器侧视图
图3工作状态双桥汽车移位器俯视图
图4工作状态双桥汽车移位器侧视图
图5运载长轴距汽车示意图
图6运载短轴距汽车示意图
其中
1—牵引机头11—方向把12—驱动轮13—稳定轮
14—升降滑轨 2—主车架 21—前轮托架211—导引辊
22—前夹辊 23—承载轮231—曲柄轮座 232—人字形轮架
24—防倾轮 3—副车架 31—前段车架32—后段车架
33—变位夹辊 34—后夹辊35—导角轮4—液压系统
41—升降油缸 42—夹辊油缸43—举升油缸44—伸缩油缸
45—多路控制阀总成 5—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双桥汽车移位器,包括牵引机头1、主车架2、副车架3和液压系统4;牵引机头1设置有方向把11,底部设置有驱动轮12和稳定轮13,与主车架2接触部一侧还设置有升降滑轨14和升降油缸41。本实例中,采用一驱动轮12与两个稳定轮13配合,形成三轮支撑结构。方向把11集成有行走方向、行走启停、制动等控制功能,方便操作者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少铭,未经黄少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588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