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纱线接头装置用的气雾搓捻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1030182.8 申请日: 2016-08-31
公开(公告)号: CN206127526U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发明(设计)人: 李威君;李娴;章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群豪实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1H15/007 分类号: D01H15/007;B65H69/06
代理公司: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代理人: 李思霖
地址: 201900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纱线 接头 装置 气雾搓捻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线接头装置用的气雾搓捻腔。

背景技术

捻接器是用于纺织工业络筒、倍捻等工序中连接纱线的新型器材。可以替代传统的织布结及自紧结打结器,以获得无结头优质捻接纱,对提高纱线及织物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空气捻接器是最常用的捻接器,其工作原理是,将断开的两段丝线置于气捻腔内,先将断线处的丝线打散后,再利用喷气推动断线在交接处缠绕,实现捻接目的。

现有技术中的空气捻接器,当喷气作用于气捻腔中的丝线时,丝线会在气捻腔中剧烈运动,为了避免丝线从气捻腔的开口处跳出,需要在气捻腔的开口处设置一盖板,以将丝线限制在气捻腔中。

加装盖板使空气捻接器的工作复杂化,盖板需要频繁打开和关闭,以放置断裂的丝线和封堵开口;而且,盖板存在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设机械盖板,没有磨损,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巧的纱线接头装置用的气雾搓捻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纱线接头装置用的气雾搓捻腔,包括:

搓捻腔主体,所述搓捻腔主体内设有第一气道、第一搓捻腔道、第二气道以及第二搓捻腔道;

所述第一搓捻腔道与第二搓捻腔道连通,且第一搓捻腔道和第二搓捻腔道设有共同的开口以使丝线能够进入第一搓捻腔道和第二搓捻腔道;

所述第一气道的第一端用于进入气雾,第二端与第一搓捻腔道的顶部连通,使从第二端排出的气雾形成封闭开口的气壁;

所述第二气道的第一端用于进入气雾,第二端与第二搓捻腔道的顶部连通,使从第二端排出的气雾形成封闭开口的气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道包括沿搓捻腔主体底面向上延伸的第一进气管路、第一搭桥管路以及第一出气管路;所述第一搭桥管路的一端与第一进气管路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搭桥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气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一搓捻腔道的顶部连通;

所述第二气道包括沿搓捻腔主体底面向上延伸的第二进气管路、第二搭桥管路以及第二出气管路,所述第二进气管路与第一进气管路平行,所述第二搭桥管路与第一搭桥管路平行;所述第二搭桥管路的一端与第二进气管路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二搭桥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气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二搓捻腔道的顶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搓捻腔道和第二搓捻腔道均为圆柱形,且所述第一搓捻腔道和第二搓捻腔道的两端为通孔结构;所述第一出气管路的出气雾方向与第一搓捻腔道的内壁相切,使第一搓捻腔道内的丝线沿第一方向旋动;所述第二出气管路的出气雾方向与第二搓捻腔道的内壁相切,使第二搓捻腔道内的丝线沿第二方向旋动;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搓捻腔道和第二搓捻腔道的轴线平行且不重合,所述第一搓捻腔道和第二搓捻腔道的轴线所在的共同面平行于搓捻腔主体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搓捻腔道和第二搓捻腔道之间设有分隔片,所述分隔片上设有能够放置丝线的容置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气管路共有两个,两个第一出气管路相互平行,且分别与第一搓捻腔道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路共有两个,两个第二出气管路相互平行,且分别与第二搓捻腔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气管路的内径大于第一搭桥管路的内径,所述第一搭桥管路的内径大于第一出气管路的内径;所述第二进气管路的内径大于第二搭桥管路的内径,所述第二搭桥管路的内径大于第二出气管路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搓捻腔主体的底面上设有多级台阶孔,多级台阶孔的直径在搓捻腔主体底面至顶面方向上依次减小,所述第一进气管路和第二进气管路的底端同时与直径最小的台阶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气管路的内径在第一搭桥管路至第一搓捻腔道方向上逐渐缩小;所述第二出气管路的内径在第二搭桥管路至第二搓捻腔道方向上逐渐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搓捻腔主体的顶部设有方便丝线进入的喇叭口,所述喇叭口与第一搓捻腔道和第二搓捻腔道共同的开口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群豪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群豪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01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用于连接倍捻机和空捻器的连接机构-201821779311.2
  • 夏铁 - 无锡夏利达漂染有限公司
  • 2018-10-30 - 2019-09-03 - D01H15/007
  • 本实用新型涉及倍捻机设备的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倍捻机和空捻器的连接机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连接架、连接横梁、连接杆、滑动套和锁紧组件,连接横梁通过连接架设置在倍捻机上,滑动套套设在连接横梁上并与连接横梁滑动配合,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滑动套,另一端连接空捻器,锁紧组件包括锁止孔、锁止杆、弹性件和容纳孔,锁止孔设置在滑动套上并贯穿滑动套侧壁,容纳孔开设在连接横梁上,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容纳孔底部,另一端连接锁止杆,锁止杆连接弹性件的一端处于容纳孔内,另一端处于锁止孔内,这种用于连接倍捻机和空捻器的连接机构能够将倍捻机和空捻器连接起来。
  • 一种移动式纱线空捻接头装置-201821514168.4
  • 张国群;李敬波 - 河北荆泽纺织有限公司
  • 2018-09-17 - 2019-07-05 - D01H15/007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接头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式纱线空捻接头装置,其可以方便移动位置,操作灵活;并且可以方便调节接头高度,提高纱线捻结质量;包括空捻器、移动板、多组支腿、多组固定杆和多组滚轮,还包括空压泵、储气罐、传输管和出气管,出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还包括两组升降板、两组支撑弹簧、两组升降螺纹杆、两组旋转齿轮和传动齿轮,两组旋转齿轮顶部分别设置有两组连接杆,并在两组连接杆顶部分别设置有两组滑轮,传动齿轮顶部设置有定位杆,并在定位杆顶部设置有定位轮,两组旋转齿轮均与传动齿轮啮合,旋转齿轮底部设置有旋转把手。
  • 纱线接头装置用的气雾搓捻腔及其生产工艺-201610795146.9
  • 李威君;李娴;章海华 - 上海群豪实业有限公司
  • 2016-08-31 - 2018-10-23 - D01H15/007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纱线接头装置用的气雾搓捻腔及其生产工艺,属于纺织设备领域,气雾搓捻腔包括搓捻腔主体,搓捻腔主体内设有两气道以及两搓捻腔道;第一搓捻腔道与第二搓捻腔道连通,且两搓捻腔设有共同的开口以使丝线能够进入;第一气道的第一端用于进入气雾,第二端与第一搓捻腔道的顶部连通,使从第二端排出的气雾形成封闭开口的气壁;第二气道的第一端用于进入气雾,第二端与第二搓捻腔道的顶部连通,使从第二端排出的气雾形成封闭开口的气壁。气雾由第一气道进入第一搓捻腔道的顶部,在第一搓捻腔道内形成回旋气流驱动丝线旋转,且气雾从第二端排出形成一气壁,该气壁位于共同的开口的下方,能够避免丝线从第一搓捻腔道中飞出。
  • 纱线接头装置用的气雾搓捻腔-201621030182.8
  • 李威君;李娴;章海华 - 上海群豪实业有限公司
  • 2016-08-31 - 2017-04-26 - D01H15/007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纱线接头装置用的气雾搓捻腔,属于纺织设备领域,纱线接头装置用的气雾搓捻腔包括搓捻腔主体,搓捻腔主体内设有两气道以及两搓捻腔;第一搓捻腔道与第二搓捻腔道连通,且两搓捻腔设有共同的开口以使丝线能够进入;第一气道的第一端用于进入气雾,第二端与第一搓捻腔道的顶部连通,使从第二端排出的气雾形成封闭开口的气壁;第二气道的第一端用于进入气雾,第二端与第二搓捻腔道的顶部连通,使从第二端排出的气雾形成封闭开口的气壁。气雾由第一气道进入第一搓捻腔道的顶部,一方面在第一搓捻腔道内形成回旋气流驱动丝线旋转,另一方面,气雾从第二端排出形成一气壁,该气壁位于共同的开口的下方,能够避免丝线从第一搓捻腔道中飞出。
  • 缝纫线倍捻机接线装置-201620100927.7
  • 孙会儒 - 沈阳新区弘曲棉纺织有限公司
  • 2016-02-02 - 2016-07-06 - D01H15/007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加工缝纫线的倍捻机接线装置。缝纫线倍捻机接线装置,其结构如下:空气压缩机的出气端与输气主管路连接,输气主管路的出气端与各输气分支管道的入气端连接,各输气分支管道上设置有空气控制阀,各输气分支管道的出气端与各自的快速接口连接,各快速接口的出气端与各自的空气捻接器连接,各快速接口挂设在对应的倍捻机机台的墙板上。采用本实用新型对缝纫线进行接头,在缝纫线生产过程中不会断头,缝纫线接头速度快,提高的了缝纫线的生产效率,在外观上没有疵点,提高了缝纫线的强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 退捻稳定的空气捻接器上壳体-201120189680.8
  • 钱贤萍;张文琴;唐建荣 - 无锡市三达纺配有限公司
  • 2011-06-07 - 2012-01-11 - D01H15/007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退捻稳定的空气捻接器上壳体,上壳体中开有捻接室、退捻气阀腔室、加捻气阀腔室及沟通上述腔室的气道,上述气道包括沟通加捻气阀腔室与退捻气阀腔室的f通道、沟通退捻气阀腔室与退捻器的g通道与主气道及h通道,h通道的轴线与主气道轴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α为0°~3°。本实用新型根据流体动力学理论,改进了退捻气路,退捻气量合理分配,纱线退捻均匀、充分,适应了不同品种纱线的退捻要求。
  • 加捻可靠的空气捻接器上壳体-201120188726.4
  • 钱贤萍;张文琴;唐建荣 - 无锡市三达纺配有限公司
  • 2011-06-07 - 2012-01-11 - D01H15/007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捻可靠的空气捻接器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中开有捻接室、退捻气阀腔室、加捻气阀腔室及沟通上述腔室的气道,上述气道包括沟通所述加捻气阀腔室与下壳体的e通道及d通道、沟通所述加捻气阀腔室与所述捻接室的i通道及j通道,所述j通道倾斜设置,直接连通所述i通道与所述捻接室。本实用新型根据流体动力学理论,改进了加捻气路,加捻气路通道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可靠,可满足不同品种纱线的加捻要求。
  • 加捻可靠的空气捻接器上壳体-201110150856.3
  • 钱贤萍;张文琴;唐建荣 - 无锡市三达纺配有限公司
  • 2011-06-07 - 2011-10-12 - D01H15/007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捻可靠的空气捻接器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中开有捻接室、退捻气阀腔室、加捻气阀腔室及沟通上述腔室的气道,上述气道包括沟通所述加捻气阀腔室与下壳体的e通道及d通道、沟通所述加捻气阀腔室与所述捻接室的i通道及j通道,所述j通道倾斜设置,直接连通所述i通道与所述捻接室。本发明根据流体动力学理论,改进了加捻气路,加捻气路通道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可靠,可满足不同品种纱线的加捻要求。
  • 一种气流穿纱接头装置-201020587967.1
  • 梁朝阳 - 浙江凯成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2010-11-03 - 2011-06-29 - D01H15/007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流穿纱接头装置,其包括接头座、连接于接头座底部的气管以及固持于接头座上的磁铁;于接头座中心位置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与气管相连通;于所述接头座上端设有一用于放置纱线的凹槽。本实用新型的气流穿纱接头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地解决工人在操作时的不方便,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