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5894.7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0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唐金顺;芮海燕;王呈祥;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力维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7 | 代理人: | 李广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Condenser),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现有的冷凝器,为了提高换热效率,一般设置一根管体,并将该管体设置为螺旋形或S形以增加换热面积,但是,由于管体的安装不牢固,影响冷凝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冷凝器,其采用密封板和多根管体组成高效换热组件,提高了换热面积,换热管安装方便牢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立式冷凝器,所述立式冷凝器包括壳体、上密封板、下密封板以及若干管体,所述上密封板和所述下密封板上下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并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腔体、中腔体以及下腔体,所述上密封板和所述下密封板上分别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若干安装孔,所述若干管体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上密封板的若干安装孔连通,所述若干管体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下密封板的若干安装孔连通,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分别设置有一个端口以构成所述管体的两端口,所述中腔体设置有两个端口以构成所述壳体的两端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为分体结构,包括筒状的中间壳体、半球状的上端部壳体以及半球状的下壳体,所述中间壳体的内壁的上端口处和下端口处分别设有上内台阶和下内台阶,所述上端部壳体的外壁的端口处设置有上外台 阶,所述下端部壳体的外壁的端口处设置有下外台阶,所述上内台阶与所述上外台阶搭接在一起并且二者之间形成上卡槽,所述上密封板定位在所述上卡槽中,所述下内台阶与所述下外台阶搭接在一起并且二者之间形成下卡槽,所述下密封板定位在所述下卡槽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密封板与所述上端部壳体和所述中间壳体之间分别设置有上密封垫,所述下密封板与所述下端部壳体和所述中间壳体之间设置有下密封垫。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端部壳体和所述中间壳体的上端之间焊接连接或螺钉连接,所述下端部壳体和所述中间壳体的下端之间焊接连接或螺钉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腔体构成被冷却介质通道,所述壳体的两端口分别构成气相物料入口和液相物料出口,所述气相物料入口位于上侧,所述液相物料出口位于下侧;所述上腔体、所述管体的内腔以及所述下腔体共同构成所述冷却介质通道,所述管体的两端口分别构成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入口位于下侧,所述冷却水出口位于上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腔体构成冷却介质通道,所述壳体的两端口分别构成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入口位于下侧,所述冷却水出口位于上侧;所述上腔体、所述管体的内腔以及所述下腔体共同构成所述被冷却介质通道,所述管体的两端口分别构成气相物料入口和液相物料出口,所述气相物料入口位于上侧,所述液相物料出口位于下侧。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并将管体安装在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之间,增加了管体的安装牢固度,同时,密封板起到均流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壳体设置为分体结构,方便了密封板和管体的安装工作,通过设置台阶和密封垫,增强了各分体结构之间的定位性能和密封性能;
(3)上端部壳体、下端部壳体以及中间壳体采用螺栓可拆卸连接时,方便了拆开壳体进行检修和更换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立式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0、壳体;11、中壳体;111、上内台阶;12、上端部壳体;121、上外台阶;13、下端部壳体;20、上密封板;30、下密封板;40、管体;51、上腔体;52、中腔体;53、下腔体;511,521,522,531、端口;60、垫片;7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力维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力维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58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可循环复用的快递包装箱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升斜式展示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