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龙塔湖蓄水电站灌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86615.0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3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毓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济宁理一特工程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3/00 | 分类号: | E02B13/00;E02B13/02;E02B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曹桓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塔湖 蓄水 电站 灌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龙塔湖蓄水电站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世界上跨地域大规模调水工厂采用的现有技术基本都是在低海拔平原地带开挖河道、然后在水渠上建造多级扬水站来提升水位。而这种逐级提水的技术,每级扬水站提升水位仅有几米的高度,不仅调水时水流极其缓慢,占用耕地多,工程量投资大、调水效率低,必然导致高水价。
同时,由于水流速度过慢,导致在调水时,水流经太阳暴晒,水体富营养化,水质退化变质,冬天水流结冰。而且现有技术只能局限在水源地与用水地域海拔几十米的平原地貌区域调水,而我国干旱的大西北各省区的平均海拔在千米以上,而且离我国长江口水源地存在数千公里的遥远距离。同样,现有的灌溉渠道大多暴漏在外,水质经太阳暴晒以及污染等,也容易被破坏。
很显然,采用现有技术向大西北大规模调水,其逐级提水所衍生的高昂水价不具备市场化运作的可能,而且,若采用现有技术调水,初始的水速过低,无法实现高速调水。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龙塔湖蓄水电站灌溉装置,配合在先申请的龙吸楼汇压塔调水电站装置(申请号2015204705603)以及龙遁形高速水路(申请号2016102371908),解决我国大西北等高地势地区的缺少水源,灌溉困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塔湖蓄水电站灌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水渠道容易导致水质变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龙塔湖蓄水电站灌溉装置,包括蓄水湖、闸控室和多条隐形灌溉水道,所述闸控室与所述蓄水湖靠近设置;
所述蓄水湖靠近所述闸控室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虹吸返流口;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虹吸返流口的上方;所述闸控室内设置有转换闸门,用于控制所述进水口和虹吸返流口的开闭;
所述蓄水湖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出水口,多个出水口与多条所述隐形灌溉水道一一对应连通;多条所述隐形灌溉水道位于地下,为密封渠道;
每条所述隐形灌溉水道沿途均设置有多个监控室;多个所述监控室内均设置控水闸和水力发电机;
每条所述隐形灌溉水道沿途均设置有多个灌溉接口。
可选的,所述转换闸门包括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所述第一闸门用于控制所述进水口的开闭;所述第二闸门用于控制所述虹吸返流口的开闭;所述第一闸门和所述第二闸门均采用电控闸。
可选的,所述转换闸门包括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所述第一闸门用于控制所述进水口的开闭;所述第二闸门用于控制所述虹吸返流口的开闭;所述第一闸门和所述第二闸门均采用电控闸。针对所述进水口和所述虹吸返流口,单独设置两个闸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操控,方便使用,易于控制。
可选的,所述灌溉接口处连通有灌溉水管,所述灌溉水管的出口端位于地上;所述灌溉水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控水阀。通过所述灌溉水管,对地表的土地进行灌溉。
可选的,所述灌溉水管上设置有增压水泵组。通过所述增压水泵组,抽动灌溉水管内的水流,对水压进行增强,从而便于对周围的土地进行灌溉。
可选的,所述控水阀采用电控阀。采用电控阀,便于进行自动控制,可以根据干旱程度,灌溉时间、土地大小等等进行自动化控制。
可选的,所述隐形灌溉水道内部沿途设置有多个水流传感器。在隐形灌溉水道内部沿途设置多个水流传感器,便于对隐形灌溉水道内的水流情况进行检测,实时监控水流情况。
可选的,所述监控室采用一台单体水力发电机发电。对于一条隐形灌溉水道,可以采用单体水力发电机,如若是多条阵列的隐形灌溉水道,则可以建设较大型的水电站。
可选的,所述隐形灌溉水道沿途设置有多个地上探视窗。通过隐形灌溉水道沿途设置多个地上探视窗,可以随时观察水流状态,以便随时维护调控。
可选的,所述地上探视窗处的顶盖上还设置有水汽阀。所述水汽阀用于排出所述地下隐形水道内腔污浊气流,增大水流速度以及向维修人员提供新鲜空气,或者向沿途的农田提供小量的用水。
可选的,所述闸控室和所述监控室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隐形水道结构强度高,不易渗水和漏水,满足使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济宁理一特工程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济宁理一特工程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866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稻田环保自动排水装置
- 下一篇:农渠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