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B超探头穿刺针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78891.2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1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黄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章翔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8/00;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650032 云南省昆明市西***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头 刺针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辅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属于一种B超探头穿刺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B超操作日益增加,B超引导下进行血管,神经,肌肉,内脏等目标的穿刺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但现有技术中大多是由操作者自己一手拿针一手拿探头来进行操作的,这样经常会出现双手配合不佳,B超画面中找不到针的情况,而不利于穿刺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B超探头穿刺针固定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方便,以达到提高临床B超引导下穿刺的成功率和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B超探头穿刺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包括B超探头的固定单元以及针道固定件,固定单元外套有一次性薄膜,固定单元一侧设有连接槽,所述的连接槽为内嵌式结构;针道固定件为圆心角成90度的扇形结构,针道固定件上设有圆心角分别为30度、45度以及60度的第一针道、第二针道以及第三针道,且每个针道穿出的针与B超探头在同一个平面上;针道固定件的一侧设有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内嵌于连接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单元可以为框式结构,固定单元外套于B超探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单元可以为U型锁紧装置,U型锁紧装置包括U型本体,U型本体通过端部的锁紧螺丝锁紧至B超探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单元内表面设有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单元可选用塑料材质、金属材质或者橡胶材质的任何一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B超探头穿刺针固定装置,保持穿刺针和探头在一个平面上,能够在图像中显示出每一次穿刺时针的位置,结构稳定,不会出现角度的相对移动,医者更容易刺准目标;制作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在固定器的基础上增加薄膜,可直接套住B超探头,解决了探头套和B超探头不兼容的问题,而且也让探头套更加贴服于探头,解决了探头套不贴服的问题。综上所述,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操作简单,具有提高临床B超引导下穿刺的成功率和稳定性的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B超探头穿刺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B超探头的固定单元1以及针道固 定件7,固定单元外套有一次性薄膜8,固定单元一侧设有连接槽,连接槽为内嵌式结构,其中,固定单元可选用塑料材质、金属材质或者橡胶材质的任何一种。针道固定件为圆心角成90度的扇形结构,针道固定件上还分别设有圆心角分别为30度、45度以及60度的第一针道2、第二针道3以及第三针道4,且每个针道穿出的针与B超探头在同一个平面上;针道固定件的一侧设有连接件5,所述的连接件内嵌于连接槽。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例1中,所述的固定单元采用框式结构设计,固定单元外套于B超探头。
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例2中,所述的固定单元采用U型锁紧装置,U型锁紧装置包括U型本体,U型本体通过端部的锁紧螺丝6锁紧至B超探头。此外,为加强对B超探头的保护作用,所述的固定单元内表面设有垫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章翔,未经黄章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788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充电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出控制切换电路
- 下一篇: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