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胃肠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37033.3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1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武正山;王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正山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胃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胃肠管。
背景技术
医疗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病人需要对其胃肠引流减压和肠内营养供给以支持治疗,以及在手术后的身体恢复。通常将胃肠管由鼻腔插入,伸到胃和小肠中,进行胃肠引流减压、冲洗、营养或/与肠营养供给。
现有技术的双腔胃肠管结构,可同时对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供给,由于胃管管径较粗,且设计不合理,若长时间通过鼻腔放置在胃肠(肠内营养供给往往是长期的过程、甚至旬月)内,病人耐受力差、需要承受长期而较大的痛苦。
在中国专利文献CN102727988A中,公开了一种易分离的多腔胃肠管,包括胃管、部分设置在胃管内的肠营养管、导丝和连接器,其中,胃管的远端和肠营养管通过机械连接与易分离装置连接,胃管的远端包覆肠营养管的外表面且肠营养管的远端伸出胃管的远端之外,导丝通过连接器插入肠营养管中,胃管通道的截面具有如下结构,胃管上开有豁品,胃管内设有一壁将胃管隔成二腔,其中一腔为闭合的腔作为胃管通道,有豁口的一腔置放肠营养管。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的易分离的多腔胃肠管在使用过程中易导致营养液沾粘在管壁上,实际使用效果欠佳。
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新的复合胃肠管,使用舒适性好,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成本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科学合理、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的复合胃肠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复合胃肠管,包括有管体,所述管体由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构成,且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一段和第三段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相贯通形成胃管,且所述胃管通过分隔件分离形成营养液通道和胃液通道,所述营养液通道和所述胃液通道的横截面积是相同的;所述营养液通道的近端设置有营养液入口,所述胃液通道的近端设置有负压吸引连接口,所述营养液入口与所述负压吸引连接口处在不同平面内;所述第三段通过所述营养液通道与所述第二段贯通形成肠营养管,在所述营养液通道与所述第三段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阀瓣;所述胃液通道的远端设置有胃液通孔,所述第三段的自由端设置有营养液流出孔。
采用上述结构的复合胃肠管,在没有增加管体内径的前提条件下,一个管体内设置营养液通道和胃液通道,使用舒适度高,患者容易接受,结构科学合理;所述营养液入口与所述负压吸引连接口处在不同平面内,便于外接设备进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安全性好;在所述营养液通道与所述第三段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阀瓣,使得当从营养液入口挤压营养液时,阀瓣打开,营养液进入到小肠位置,若是不往管体内挤压营养液,阀瓣关闭;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胃肠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性好。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营养液通道内是中空的;所述胃液通道内是中空的。便于输送营养液或者从胃中吸出废液进行减压。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三段从与所述营养液通道相连接的位置处开始一直延伸至所述自由端,具有间隔设置且相互独立的若干个空腔;从所述第三段的横截面看,所述空腔从所述管体的中心位置沿曲线向管体的管壁发散;所述空腔通过所述营养液流出孔与外界相通。
采用上述结构的作用在于,在营养液进入第三段后,外界对管壁的压力增大,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空腔,营养液全部进入空腔中进行输送,不会在管壁沾粘,退一步说,即使是个别空腔有沾粘现象,还有其余空腔可以进行输送,不会导致整体管体的报废。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自由端的外缘是弧形的。插入时避免对身体内器脏造成伤害。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管体的内径是5-8mm;所述第三段的长度为40cm;所述第二段的长度为60cm;位于所述第一段中的营养液通道的长度为30cm;位于第一段中的营养液通道的长度为20cm。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胃肠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二段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三段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管体;2-第一段;3-第二段;4-第三段;401-自由端;5-胃管;6-分隔件;7-营养液通道;701-营养液入口;8-胃液通道;801-负压吸引连接口;9-肠营养管;10-阀瓣;11-胃液通孔;12-营养液流出孔;13-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正山,未经武正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370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