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厌氧好氧集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27610.0 | 申请日: | 201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8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高节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节义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73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厌氧好氧 集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厌氧法、好氧法能够处理大量的有机废水的一种大型厌氧好氧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还没有一个装置既能采用厌氧法处理有机废水,又能采用好氧法处理有机废水。采用厌氧消化技术也不能处理大量的有机废水。因此,涉及一种既能采用厌氧法处理有机废水,又能采用好氧法处理有机废水,还能处理大量的有机废水,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采用厌氧法处理有机废水、又能采用好氧法处理有机废水、还能处理大量的有机废水的厌氧好氧集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大型厌氧好氧集成装置,由一个厌氧池和多个好氧双腔滤池组成,故称厌氧好氧集成装置。厌氧池的池底、池墙的建筑材料为灰土,白灰与土按要求配比夯实。厌氧池的池墙从地下打起来,出地面后,每升高一定距离,退一台阶,台阶建双腔滤。厌氧池外皮能退多级台阶,每一级台阶能建多个双腔滤池,双腔滤池呈阶梯式布局。 池墙最上边是混凝土面,厌氧池上口设有混凝土圈梁,混凝土圈梁固定双膜。双膜密封上口,防止沼气溢出,双膜设有沼气输出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厌氧池底部设有污水输入口,厌氧池上口设有溢流管,溢流管与水槽连接。水槽外边的边沿为溢流口,溢流口与最上层双腔滤池的A腔连接,双腔滤池的A腔与B腔中间设有墙,墙的底部设有A腔与B腔连通孔,双腔滤池的B腔外边的边沿为溢流口,溢流口与下一级双腔滤池的A腔连接,双腔滤池的A腔与B腔中间设有墙,墙的底部设有A腔与B腔连通孔,双腔滤池的B腔外边的边沿为溢流口,溢流口与下一级双腔滤池的A腔连接,以此类推,双腔滤池的A腔与B腔中间设有墙,墙的底部设有A腔与B腔连通孔,双腔滤池的B腔外边的边沿为溢流口,溢流口与储存池连接,储存池上口设有溢流管。
当本实用新型在运行时,首先把污水从厌氧池输入口注进厌氧池内,一是产生沼气,沼气上升把双膜顶起来。因厌氧池为圆形,双膜为红色。所以,厌氧池顶部为红色半球形。二是污水经厌氧池处理后,从溢流管溢流出来的水,流到水槽,水从水槽外边的边沿溢流到双腔滤池,又从双腔滤池溢流到下一级双腔滤池,以此类推,溢流到双腔滤池,水再从双腔滤池溢流到储存池,在整个溢流过程中,形成阶梯式的水帘瀑布景观。此时,本实用新型顶部为红色半球形,墙体在阶梯式水帘瀑布包围中,形成一个特殊的景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既能采用厌氧法处理有机废水,又能采用好氧法处理有废水,还能处理大量的有机废水,能够开辟一条有机废水处理新路子。本实用新型既是污水处理装备,又是新能源生产装备,还是一个特殊的景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所示,大型厌氧好氧集成装置由一个厌氧池1和多个双腔滤池2组成。厌氧池1的池底、池墙的建筑材料为白灰和土,白灰与土按要求配比夯实,厌氧池1的池墙从地下打起来,出地面后,每升高一定距离,退一台阶,台阶建双腔滤池2,厌氧池1的外皮能退多级台阶,每一级台阶能建多个双腔滤池2,双腔滤池呈阶梯式布局。池墙最上边是混凝土面3。厌氧池1上口设有混凝土圈梁4,混凝土圈梁4固定双膜5,双膜5密封上口,防止沼气溢出,双膜5设有沼气输出管10。
还包括厌氧池1底部设有污水输入口11,厌氧池1上口设有溢流管6,溢流管6与水槽7连接,水槽7外边的边沿为溢流口13,溢流口13与最上层双腔滤池2A腔连接,双腔滤池2A腔与B腔中间设有墙12,墙12的底部设有A腔与B腔连通孔9,双腔滤池2的B腔外边的边沿为溢流口13,溢流口13与下一级双腔滤池2的A 腔连接,双腔滤池2A腔与B腔中间设有墙12,墙12的底部设有A腔与B腔连通孔9,双腔滤池2的B腔外边的边沿为溢流口13,溢流口13与下一级双腔滤池的A腔连接,以此类推,双腔滤池2的A腔与B腔中间设有墙12,墙12的底部设有A腔与B腔连通孔9,双腔滤池2的B腔外边的边沿为溢流口13,溢流口13与储存池8连接,储存池8上口设有溢流管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节义,未经高节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276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外门背板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背门内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