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熊蜂饲养和授粉的配套蜂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26705.0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4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希莲;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47/02 | 分类号: | A01K47/02;A01K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熊蜂 饲养 授粉 配套 蜂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熊蜂饲养和授粉的配套蜂箱。
背景技术
熊蜂已被国内外研究和应用实践证实是最适应设施环境条件的传粉昆虫,全世界每年用于授粉的熊蜂超过100万群,不仅提高了授粉作物的产量,改善了产品的品质,而且减少了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环境蜂改善,因此,熊蜂授粉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国内对熊蜂的研究与应用虽然起步晚,但进展较快。研究开发国内自有蜂种成为大家的共识。由于熊蜂在自然界中一般一年只有1代,早春出巢活动、产卵、蜂群发展壮大,然后产生新的二代蜂王和雄蜂,蜂王和雄蜂交配后原蜂群逐渐解体,交配过的蜂王重新寻巢、休眠越冬,等第二年春季蜂王出巢再开始新一轮的繁殖和生长发育过程。但在人工利用熊蜂授粉应用时需要熊蜂一年四季随时都可根据设施作物授粉需求进行繁殖,因此,除了满足熊蜂生长发育的人工环境、饲料、空间等条件外,熊蜂的人工饲养器具一直在随着科研人员对熊蜂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而不断改进和完善。从单一个体蜂王产卵的育王盒到小群饲养箱、大群饲养箱、种王繁育箱和授粉箱,在蜂群发育的不同阶段都需要进行移群换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对蜂群的干扰和人工操作的环节,造成人工繁殖效率低下,如何提高饲养器具的实用性和操作简便性一直是研究和发明的重点。该应用于熊蜂饲养和授粉的配套蜂箱在改进的育王盒的基础上与饲养应用于熊蜂饲养和授粉的配套蜂箱实现了直接对接,不必再像以前一样将蜂王、工蜂、卵包等通过镊子一一夹到饲养箱内,而是直接将育王盒的底盘、蜂王、卵包与工蜂整体取下转移到内箱饲养,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饲养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熊蜂饲养时育王群和饲养群的方便转移及满足熊蜂授粉期间的生存需求的应用于熊蜂饲养和授粉的配套蜂箱。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熊蜂饲养和授粉的配套蜂箱,包括外箱体和内箱体,所述外箱体的左侧面、背面和正面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外箱体的右侧面设置有折叠台,所述折叠台上设置有折叠板,所述外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一侧的中部设置有槽孔,所述垫板的下方设置有储物腔,所述内箱体固定在外箱体的内部,所述内箱体的上方设置有上箱盖,所述内箱体的右侧面上设置有活动巢门,所述活动巢门的内侧设置有进出口,所述活动巢门的外侧设置有活动挡板,所述内箱体左侧下方的中部设置有喂食盒,所述内箱体的下端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与内箱体相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外箱体为纸板箱体,能够减轻重量,便于携带。
作为优选,所述垫板为可拆卸设置,有利于将垫板拆开,向储物腔内添加物料。
作为优选,所述内箱体为可拆卸设置,能够将内箱体固定在外箱体内部,同时也可以将内箱体拆出来,单独用于熊蜂蜂群饲养并方便进行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上箱盖和内箱体的底部皆设置有通气孔,能够使内箱体的空气流通,有利于蜂群授粉。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挡板与活动巢门滑动连接,能够封闭或者打开活动巢门。
作为优选,所述底盖为可拆卸设置,有利于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设置有外箱体,能够包裹内箱体,由于设置有垫板,能够支撑起内箱体,由于设置有储物腔,能够储存授粉期间喂养蜂群的物料,由于设置有上箱盖,能够封紧内箱体,由于设置有活动挡板与活动巢门滑动连接,能够打开或者关闭活动巢门,蜂群能够进出内箱体,由于设置有喂食盒,能够放置物料供保障授粉期间的蜂群食用,由于内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底盖,有利于封闭内箱体底部的出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熊蜂饲养和授粉的配套蜂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熊蜂饲养和授粉的配套蜂箱的外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熊蜂饲养和授粉的配套蜂箱的内箱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267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盐鱼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朝天椒泡椒风味香精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