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纱帘布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86295.1 | 申请日: | 201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2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宣建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佳霓针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H23/04 | 分类号: | A47H23/04;A47H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帘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 特别涉及一种柔纱帘布。
背景技术
柔纱帘布采用双层面料可调节光线,不占空间。它不仅集合了布和纱的优点为一身,而且集百叶帘,卷帘,罗马帘功能一体,欧式风格,双层面料,可错位调节局部光线,立体感强,当帘片拉开时可望户外景色而透入室内的光线柔和舒适,当帘片拉密时完全与户外隔绝,确保隐私,尽显柔纱帘布的简洁雅致。广泛适用于家居、酒店、餐厅、别墅、高档写字楼等场所。
公告号为286289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窗帘布结构,它包括有数个透光部及数个不透光部,该等透光部与该等不透光部交互等间距排列组接而成一预定长度的窗帘布,该窗帘布使用时环绕成一环状,其两侧并产生一重迭的作用,由控制该窗帘布两侧的透光部与该等不透光部间重迭的位置关系而使该窗帘有一开启闭合的作用,其使用上相当方便,且可使日照充分照入室内同时亦产生有一良好的遮蔽的效果。
该对比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该窗帘布通过不透光部与透光部之间交错排列构成,不透光部的编织密度较大,导致不透光部的整体结构强度较强,透光部的编织密度较疏,导致透光部的整体结构强度较软,且由于透光部材料本身较为柔软,导致窗帘布在运输或收卷的过程中,对窗帘布施加的作用力会集中在不透光部与透光部之间的连接位置,导致该连接位置受到较为集中的作用力,使该连接很容易发生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透光部与不透光部之间设有加强线增强透光部与不透光部之间强度的柔纱帘布。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柔纱帘布,包括透光部以及不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与不透光部之间交错排列设置,所述不透光部与透光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线,所述加强线一端穿过不透光部与透光部并相互穿设呈螺旋缠绕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线一端穿过不透光部并朝向透光部的一侧穿过透光部,并通过螺旋环绕穿设透光部与不透光部的方式实现不透光部与透光部之间的加强固定,使作用在透光部与不透光部之间连接处的作用力,通过加强线对作用力进共同承载,且将作用力通过加强线实现快速传递,减少连接处受到作用力的施加时间,提升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减少断裂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线上包覆有柔性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线本身的宽度较细,导致穿过不透光部与透光部时,加强线与透光部和不透光部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且相互的作用力主要通过透光部与不透光部和加强线之间的接触面进行力的传递,导致该接触面会受到作用力的集中堆积,使加强线很容易划破不透光部与透光部;通过柔性层的设置,对加强线与透光部和不透光部之间的接触面受到的作用力起到缓冲的作用,对透光部与不透光部起到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线之间相互抵触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线之间相互抵触的方式,增加加强线穿设的密度,使作用力能通过更多的加强线进共同承载,进一步减少透光部与不透光部上受到作用,提升透光部与不透光部之间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光部与不透光部之间沿长度方向均设置为相互适配的波浪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波浪形的设置,使帘布在收卷的过程中,改变作用力的作用传导方向,使一部分的作用力传导到不透光部进行力的承载,减少透光部与不透光部之间连接处受到的作用力,增强该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线为涤纶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纤维是一种高聚物的合成纤维,使涤纶纤维具有很好的强度且涤纶纤维的价格相对便宜,将加强线设置为涤纶纤维能很好的满足加强线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不透光部的一面设有反光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反光层的设置,能将照射到不透光部上的光线起到反射作用,使不透光部上能对光线起到更好的阻挡作用,达到更好的光线阻挡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光部内编织有竹炭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帘布的使用导致人们不会对帘布进行经常性的清洗,导致帘布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细菌的滋生,通过竹炭纤维本身的特性起到抑菌与抗菌的作用,减少细菌的滋生,使使用更加卫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加强线穿设连接方式,对透光部与不透光部之间的连接位置起到加强的作用,并将加强线进行紧密的排布,提升加强线的承载受力,增加透光部与不透光部之间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佳霓针纺织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佳霓针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862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可追溯式调节杯座
- 下一篇:一种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