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粘度液体脱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85525.2 | 申请日: | 2016-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1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戚珍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海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度 液体 脱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泡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粘度液体脱泡的脱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脱泡装置,大多使用流动液体在固定的盘状或板状结构上摊铺成膜。同时用力容器中的真空状态使气泡快速脱除。
这种装置的问题在于,脱泡时液体的流速和流量变化会使液膜厚度发生变化,如果液膜变厚,真空度没有变化,那脱泡效率势必降低,导致脱泡不完全。
这就意味着,现有的装置对于液体的粘度变化的适应性差,当液体粘度增大,导致流速缓慢,固定的形成液膜的盘状或板状结构就导致为了保证脱泡效率,就只能牺牲速度。只有降低流速,减小液膜厚度,或扩大设备容量,亦或增加托泡装置数量。因为提高真空度对于生产来说对于设备的密封,设备功率、维护等等来说均提高的要求,成本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应液体粘度变化保持液体成膜厚薄均匀的高粘度液体脱泡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真空罐,一个真空泵和一个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底端与一旋转撒料装置连通,该旋转撒料装置包括一个与旋转柱,该旋转柱与进料管的出料端通过球节连通,所述旋转柱通过一个传动杆与电机连接,所述旋转柱中空器底端开有多个水平的撒料缝,所述撒料缝为长方形。
液体通过进料管下料进入转旋转柱内,由于电机的带动,旋转柱快速旋转,使液体通过撒料缝洒出。液体被甩出旋转柱时,由于撒料缝为长方形,使液体成薄膜状。当液体粘度变化,也通过控制电机转速来控制液膜的厚度。同样,当设备由于老化等原因使真空度难以提升或保持时,也可以通过提高电机转速来降低液膜厚度,从而保证或提高脱泡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撒料缝与中空的撒料叶片连通,撒料叶片成梯形,其下底与撒料缝连通。通过撒料叶片能够更好的给液膜塑性。可通过更换撒料叶片的形状来适应不同的液体。
优选的,所述撒料叶片水平设置。
优选的,所述撒料缝为三个,且在旋转柱的底端均匀分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是旋转柱和撒料叶片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高粘度液体脱泡装置,包括一个真空罐60,一个真空泵603和一个进料管601,所述进料管601的底端与一旋转撒料装置602连通,该旋转撒料装置602包括一个与旋转柱6021,该旋转柱6021与进料管601的出料端通过球节连通,所述旋转柱6021通过一个传动杆604与电机605连接,所述旋转柱6021中空器底端开有多个水平的撒料缝。撒料缝为长方形。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撒料缝与中空的撒料叶片6022连通,撒料叶片6022成梯形,其下底与撒料缝连通。所述撒料叶片6022水平设置。所述撒料缝为三个,且在旋转柱6021的底端均匀分部。
液体通过进料管下料进入转旋转柱内,由于电机的带动,旋转柱快速旋转,使液体通过撒料缝洒出。液体被甩出旋转柱时,由于撒料缝为长方形,使液体成薄膜状。当液体粘度变化,也通过控制电机转速来控制液膜的厚度。同样,当设备由于老化等原因使真空度难以提升或保持时,也可以通过提高电机转速来降低液膜厚度,从而保证或提高脱泡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海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海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855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粘度液体脱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除沫器的原料气缓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