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可开合口的锭翼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84921.3 | 申请日: | 201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3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储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鹅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7/26 | 分类号: | D01H7/2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68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合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开合口的锭翼。
背景技术:
棉纺环锭纺纱系统中,粗纺工程的实质是为改变纤维流程中的卷装的型式及大小,使之适合环锭细纱机的喂入而设。粗纱捻度少而强力低,将数千米弱捻粗纱整齐、无伸长地卷绕到粗纱管上,并利于细纱机喂入时退绕,无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粗纺工艺及粗纱机结构(机械和电气)的难度,即在于此。时至今日,通过锭翼来完成粗纱的加捻卷绕功能仍然是唯一的方法,故锭翼的结构型式及制造质量之优劣对粗纱质量及粗纺工序的效率乃至成纱的成本都有很大的影响。现代棉纺粗纱技术的高质量,高速,大卷装,自动化程度提高即是以锭翼由托锭锭翼向悬锭锭翼发展为基础的。
但现有的锭翼大多为封闭式,因气流分配不合理使短绒无法从锭翼内及时排出,附着于锭翼纱线管中,集聚的短绒被纱线带下并缠绕在纱线中,形成许多粗纱纱疵。因此设想提供一种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可开合口的锭翼,解决现有的锭翼大多为封闭式,因气流分配不合理使短绒无法从锭翼内及时排出,附着于锭翼纱线管中,集聚的短绒被纱线带下并缠绕在纱线中,形成许多粗纱纱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可开合口的锭翼:具有空心的固定杆,固定杆前端分为三叉形,中间为锭翼杆,两侧为锭翼臂,锭翼臂为中空,其内设置有导纱通道,所述锭翼臂具有臂弯肩部,在臂弯肩部下端的臂管上对称开有通孔,通孔上覆盖有弧形盖板,弧形盖板上设置有卡扣与通孔处的臂管卡装配合。
所述通孔采用圆孔或椭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锭翼臂上开出可开可闭合的开口的结构,在需要时可打开,使锭翼内气流合理分配,短绒随时排出,解决短绒在纱线管中集聚,造成粗纱纱疵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具有可开合口的锭翼:具有空心的固定杆,固定杆1前端分为三叉形,中间为锭翼杆2,两侧为锭翼臂3,锭翼臂3为中空,其内设置有导纱通道,所述锭翼臂具有臂弯肩部,在臂弯肩部下端的臂管上对称开有通孔4,通孔4上覆盖有弧形盖板5,弧形盖板5上设置有卡扣与通孔处的臂管卡装配合;通孔4采用圆孔或椭圆孔。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鹅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鹅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849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颜色渐变纱纺纱机
- 下一篇:条并卷联合机筒管防弹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