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的股骨远端及前后髁测量定位截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84047.3 | 申请日: | 201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8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孙朝军;李红;胡志富;孙哲;赵昌;赵剑波;李月;尹坤;何宁;李超;孙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朝军 |
主分类号: | A61B90/11 | 分类号: | A61B90/11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71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膝关节 置换 股骨 远端 前后 测量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手术操作辅助器械,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的股骨远端及前后髁测量定位截骨装置,用于人工膝关节初次置换术中股骨远端髓外定位截骨及股骨前后髁测量、外旋定位截骨。
背景技术
一、传统技术
(1)对于伸膝间隙的确定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的传统的股骨远端截骨模板在手术中通过股骨髓内定位确定了股骨远端截骨面的外翻角度,进行正确截骨后才能完成后续的手术步骤。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对股骨远端截骨主要要求如下:一、在膝关节伸直位时,股骨远端截骨面与胫骨上段截骨面平行并与股骨轴线成固定角度外翻(5°-7°);二、股骨远端截骨面与下肢力线成垂直关系。
传统手术器械需要行股骨髓腔内插入定位杆才能确定股骨远端截骨面,然而这样会增加手术创伤,导致手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的增加,增加术中脂肪栓塞风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若患者股骨存在较大前弓弧度时,不能保证力线与股骨远端截骨面垂直,存在不准确性,使用较短定位杆,则会使股骨远端截骨面外翻角度不真实。若患者存在某些因素(例如:曾行同侧髋关节置换股骨柄较长或股骨端畸形导致不能顺利插入定位杆)导致不能使用长定位杆或不能使用定位杆时,传统手术将无法进行。
(2)对于屈膝间隙的确定
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在股骨侧假体大小测量及确定股骨假体外旋度数时,传统工具均是以前或后参考测量截骨器测量股骨假体大小及确定股骨侧假体外旋度数后,再使用四合一截骨模板行股骨远端前后髁截骨。并且传统工具的外旋度数只有0°、3°、5°和7°,为固定度数,不能准确更改为患者个体化度数。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对股骨远端前后髁截骨主要要求如下:一、屈膝90°时,要求后髁截骨后所成面与胫骨截骨面平行,其所构成屈膝间隙,并且使屈膝间隙等于伸膝间隙;二、在膝关节屈曲90°位时,股骨后髁截骨面与胫骨上段截骨面平行并同时决定了股骨假体在股骨远端横截面上的外旋度数(3°);三、在膝关节屈曲90°位时,股骨后髁截骨面与胫骨力线成垂直关系。
传统手术器械需要参考股骨后髁连线才能确定股骨后髁截骨面,若患者股骨后髁存在发育畸形、骨缺损时,不能保证股骨远端外旋度数的正确及后髁截骨面与胫骨截骨面在屈膝90°时平行,存在不准确性,从而导致股骨假体外旋度数过大或小,导致股骨假体旋转对线错误,髌骨轨迹不良,导致膝关节屈曲不稳定,影响患者术后功能及假体使用寿命,增加手术翻修风险,使手术满意度下降。
二、计算机导航
为突破传统TKA术式的局限性,计算机辅助骨科技术应运而生。它是医学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空间示踪技术的发展与结合,又被称为计算机手术导航,有对手术精确化、标准化控制的优势。对导航系统而言,减小导航系统的误差,提高假体安装精确性的关键在于术前配准,这是不同类型计算机辅助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系统的基础,也是手术的关键步骤,它是通过体表标志或解剖标志定位,将病人个体骨关节信息与计算机系统进行几何学对应的输入与成型过程。因此,导航系统术前配准时会存在一定误差,原因包括:
(1)对于确定伸膝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朝军,未经孙朝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840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理软件数据流量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脊柱手术激光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