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野战条件下转运用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82561.3 | 申请日: | 2016-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3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晶晶;陆婉湘;桂莉;王毅欣;席惠君;师文文;黄燕;邱晨;李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战 条件下 转运 担架 | ||
1.一种野战条件下转运用担架,包括两根担架杆(1)和安设在两根担架杆(1)之间的担架底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杆(1)上设有输液架插座(101),该担架杆(1)为空心结构,在该担架杆(1)的空心结构内放置收缩式输液架(4),所述该担架杆(1)的端部设有套管式握柄(3);
所述担架杆(1)的头部处铰接体位调整垫(5);
所述担架杆(1)上设有体部约束带(6);
所述担架杆(1)的尾部设有第一支腿(7),该第一支腿(7)上设有万向轮(8);
所述担架杆(1)的头部设有第二支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战条件下转运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担架杆(1)之间设有转轴(10),该转轴上设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与体位调整垫(5)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战条件下转运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部约束带(6)的自由端设有卡扣(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战条件下转运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担架底面(2)上魔术贴(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战条件下转运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位调整垫(5)上开设开口(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战条件下转运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担架杆(1)上设有手部约束带(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战条件下转运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杆(1)的尾部处铰接体位调整垫(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825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