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尘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79216.4 | 申请日: | 2016-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0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阁;周素红;张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阁;周素红;张凤英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尘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及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粉尘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问题在我国近二十年内集中爆发。目前,我国空气污染逐步由传统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及可吸入颗粒物(PM10)、SO2污染转向以细颗粒物(PM2.5)和污染气体(O3、SO2、NOx)等形成的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别是2011年末以来,多次大范围雾霾时间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导致PM2.5的概念迅速被广泛接受,人们对粒径为PM2.5、PM10浮尘的监测越来越受重视,这些细颗粒物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微粒,并成为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首要污染物。
复杂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式,对监测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气污染监测与其他监测不同,由于天气经常变化,因此对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也需要满足即时性、可靠性和准确性的要求。这些都对现有监测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粉尘检测装置,其以丁达尔现象为依据,能够对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进行定量检测,适用于各种研究机构,气象,公共卫生,劳动卫生,大气污染研究等,能够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矿山、冶金、电厂、化工制造、卫生监督、环境保护、环境在线监测等等。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粉尘检测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粉尘检测装置包括光源、透镜组一、检测腔、透镜组二、光检测器、A/D转换器、放大电路、数据采集器、采集泵,
所述检测腔由透光材质制成;
所述采集泵用于引导待测气体沿所述检测腔的轴向流经所述检测腔;
所述光源用于发出沿所述检测腔径向的发射光束,
所述发射光束经过所述透镜组一后形成射向所述检测腔的入射光,
所述入射光经过所述检测腔后形成散射光,
所述散射光经过所述透镜组二后得到平行光,
所述光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平行光的光强信号,
所述A/D转换器用于将所述光强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放大器用于放大所述数字信号,
所述数据采集器用于显示所述数字信号的波形图,
根据所述波形图,能够定量分析得到所述待测气体中的粉尘浓度。
本发明提供的粉尘检测装置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作为优选,所述粉尘包括PM10、PM5、PM2.5、PM1中的若干种。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腔呈圆筒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光源为可见光或者不可见光。
作为优选,所述粉尘检测装置包括采样头、机箱主体、滤室盖、地脚、电机座、控制板、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缓冲室、过滤室、检测腔、转接板、按键、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显示屏、电主板、泵、电机、行程开关固定板、吸气底座、联轴器、限位板、激光前部、限位轴套、激光旋转轴、遮光片、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A浓度发尘罐、B浓度发尘罐;
所述遮光片固定在检测腔分部内,限位轴套套在旋转轴上,组合好的限位轴套和激光旋转轴固定在激光前部上,限位板固定在激光旋转轴前部伸出一段的上并固定,组合好的激光前部部分固定在检测腔上,组成一套红外光模组;
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电机座上,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分别固定在行程开关固定板上,所述行程开关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电机座上,组成一套带有电机、行程限位组件的控制部分;
所述组合好的红外光模组与组合好的电机控制部分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后,容置于所述机箱主体内部;
所述A浓度发尘罐、B浓度发尘罐分别通过软管与红外光模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通过固定板与机箱主体连接组成一套校准装置;通过第三、四电磁阀分别控制A、B发尘罐与红外光模组之间的气路通断,达到利用标准浓度粉尘校准所述粉尘检测装置的目的;
所述地脚设置于所述机箱主体的底部,用于承载所述机箱主体及其内容物;
所述采样头罩在进气口上,通过O型圈与进气口紧密连接,用于对进入装置中的含尘气体进行粒径的物理分割;
所述吸气底座底部固定在红外光模组的进气口上,顶部连接进气软管,用于联通进气管与红外光模组间的气路;
所述控制板用于控制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电机、行程限位组件;
所述转接板用于连接固定红外光模组与电主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阁;周素红;张凤英,未经张文阁;周素红;张凤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79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装填试样的坍落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纤维织物面外渗透率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