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辅助外固定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06517.4 | 申请日: | 201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9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杜琦;黄金星;董国良;黄晓蓉;罗贞华;文波;江涛;姚书煌;武胜;李加祥;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48 | 分类号: | A61F5/048;A6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小儿 肱骨 骨折 辅助 固定 器械 | ||
1.一种多功能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辅助外固定器械,是由可旋转折叠架总成、前侧夹板、内侧夹板、外侧夹板和连接软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折叠架总成由前臂托板(9)、后侧夹板(21)、特制球铰总成、弧形连杆柄总成构成;前臂托板(9)、后侧夹板(21)用特制球铰总成联接,打开或收拢前臂托板(9)与后侧夹板(21)的活动范围在30-180°;弧形连杆柄总成安放在可旋转折叠架总成的内外两侧;后侧夹板(21)远端有向前约30°的倾角设计,正面看后侧夹板(21)下端呈钝圆形;球铰座(4)在后侧夹板(21)的下端后方,后侧夹板(21)较前侧夹板(25)稍长,后侧夹板(21)中间后方设置有横贯夹板的Y型插杆通孔(20);上述特制球铰总成是由球铰座(4)、球铰杆(5)、球铰头锁定螺钉(32、33)组成;球铰杆(5)近球头段与平直段弯曲成30°的夹角,球铰杆(5)近球头段横截面形状为扇形,扇形尖角处与球铰座(4)开口下段的角型切迹相咬合,球铰杆(5)平直段为拱形,平直段装在前臂托板(9)的球铰杆滑动支座(7)中,并可滑动但不能旋转;球铰座(4)上有特殊形状开口,开口形状由三段构成,下段是尖角段为角型切迹,与球铰杆(5)近球头的扇形尖角完全咬合,中段为直线段,该段开口宽度为球铰杆(5)直径的1.5~2倍,以使得球铰杆(5)能在球铰座(4)中内外移动倾斜15°~30°,上段为圆弧段;球铰座(4)的左右两侧设有螺纹孔,用以放置球铰头锁定螺钉(32、33);球铰座(4)的后侧设有防滑钩(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辅助外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托板(9)上设置有三根一宽两窄的缚带(8、15、16),靠近球铰杆滑动支座(7)处的缚带(8)稍宽,并设置有粘胶(Q),粘胶(Q)上设有贴膜覆盖保护,另两根缚带(15、16)无粘胶设置;三根缚带(8、15、16)远端均设置有尼龙搭扣(L、M、N);前臂托板(9)呈凹陷弧形设置,前臂托板(9)近端下后方设置有球铰杆滑动支座(7),球铰杆滑动支座(7)中设有拱形孔容纳球铰杆(5),球铰杆(5)可在拱形孔中滑动,球铰杆滑动支座(7)后方设有球铰杆锁定螺栓(6);前臂托板(9)中间后方设有横贯前臂托板的圆柱转动销通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辅助外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杆柄总成是由弧形连杆(10)、圆柱转动销(12)、Y型插杆(18)和凸面螺母(17、19)组成;圆柱转动销(12)插入到前臂托板(9)的圆柱转动销通孔(11)中,并可以旋转;Y型插杆(18)插入到后侧夹板(21)的Y型插杆通孔(20)中,可以旋转;弧形连杆(10)用铆钉(13)与圆柱转动销(12)连接在一起,且弧形连杆(10)可以沿铆钉(13)为旋转轴进行旋转;Y型插杆(18)上端呈U形,弧形连杆(10)可卡入Y型插杆(18)上端的U形槽,弧形连杆(10)上设置有螺纹,用两枚凸面螺母(17、19)将弧形连杆(10)牢牢固定在Y型插杆(18)上;弧形连杆柄总成设置两套安装在可旋转折叠架总成的内侧或外出,可不分左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辅助外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夹板(25)远端设有向前约30°的倾角,前侧夹板(25)远端呈钝圆形;前侧夹板(25)前侧固定有四组一长一短的细绳,四组细绳均具有一定弹性;前侧夹板(25)两端的两组细绳(26、29)尽量靠近前侧夹板(25)的两端,前侧夹板(25)中间的两组细绳(27、28)安在将前侧夹板(25)三等份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辅助外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夹板(23)远端设置为略呈朝前椭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辅助外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夹板(2)远端设置为略呈朝前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6所述的多功能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辅助外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臂托板(9)、前侧夹板(25)、内侧夹板(23)、后侧夹板(21)、外侧夹板(2)与患者肢体接触表面设置了一层软绵层;其前侧夹板(25)、内侧夹板(23)、后侧夹板(21)和外侧夹板(2)在其基体层中,设置了液体循环管路(24、22、3、1),上述四块夹板的顶部布置设置有进液口及排液口(D-E、F-G、H-I、J-K);连接软管(36)将前侧夹板(25)、内侧夹板(23)、后侧夹板(21)及外侧夹板(2)的进液口与排液口(D-K)进行连接,使四块夹板基体层中液体循环管路(24、22、3、1)连接组成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用以接入冷夜或热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未经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065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电机装配工装
- 下一篇:一种空心轴电机装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