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醉科用自适应脸型的麻醉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06346.5 | 申请日: | 201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8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邓彩英;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彩英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A61M16/01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黄杭飞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醉科 自适应 脸型 麻醉 面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麻醉科用自适应脸型的麻醉面罩。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对病人实施全麻诱导、急救复苏用的麻醉面罩,包括面罩体,面罩体上端的进气口,面罩体下端设有环状密闭式面罩气囊,面罩气囊设一单项面罩气囊阀门。由于老年人牙齿脱落,严重消瘦者颜面部萎缩,导致面颊凹陷及带胃管病人胃管的影响,在麻醉诱导、急救复苏过程中,现有面罩的面罩气囊不能与病人颜面部完全贴紧吻合,致使麻醉诱导加压给氧出现漏气现象,给氧效果不佳,甚至引起低氧血症,尤其老年患者可危及生命,发生医疗事故。急救复苏时不能有效的保证供氧,延误抢救时机,操作者试图通过用力按压面罩、病人口角两侧垫物填充等手段减少漏气,仍很难奏效。现有申请号:201420010393.X的实用新型“一种麻醉面罩”,包括面罩体、进气口和底座,在底座下表面设置有具有充气接口的气囊和防漏气垫。解决了面罩和脸型不吻合的问题,但由于采用充气的结构,在使用时还需要对气囊进行充气,操作繁琐,不宜广泛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
一种麻醉科用自适应脸型的麻醉面罩,解决麻醉面罩不能很好贴合面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麻醉科用自适应脸型的麻醉面罩,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表面连接有面罩体,所述的面罩体上表面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的面罩体表面对应进气口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的底座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的面罩体正面和反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和位于第一侧板右侧的第二侧板,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压板,所述的压板左后端与第一侧板近顶端活动连接,所述的压板右后端与第二侧板近顶端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位于压板下方位置设置有储气囊,所述的储气囊和气囊之间设置有用于连同储气囊和气囊的气管,所述的压板前端中部设置有挂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气囊和储气囊均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压板均由硬质PVC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底座为椭圆环装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面罩体由医用PP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滤网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麻醉科用自适应脸型的麻醉面罩,通过设置储气囊、气囊、压板、两块侧板等装置实现了给患者佩戴面罩时储气囊释放空气,对气囊进行空气填充,实现自适应面部轮廓的功能,操作简便,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面罩体,3.进气口,4.滤网,5.气囊,6.第一侧板,7.第二侧板,8.压板,9.储气囊,10.气管,11.挂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麻醉科用自适应脸型的麻醉面罩,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连接有面罩体2,面罩体2上表面设置有进气口3,面罩体2表面对应进气口3固定连接有滤网4,底座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5,面罩体2正面和反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6和位于第一侧板6右侧的第二侧板7,第一侧板6和第二侧板7之间设置有压板8,压板8左后端与第一侧板6近顶端活动连接,压板8右后端与第二侧板7近顶端活动连接,第一侧板6和第二侧板7之间位于压板8下方位置设置有储气囊9,储气囊9和气囊5之间设置有用于连同储气囊9和气囊5的气管10,压板8前端中部设置有挂口11。
实施例1:使用麻醉面罩对患者进行麻醉时,一种麻醉科用自适应脸型的麻醉面罩,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连接有面罩体2,面罩体2上表面设置有进气口3,面罩体2表面对应进气口3固定连接有滤网4,底座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5,面罩体2正面和反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6和位于第一侧板6右侧的第二侧板7,第一侧板6和第二侧板7之间设置有压板8,压板8左后端与第一侧板6近顶端活动连接,压板8右后端与第二侧板7近顶端活动连接,第一侧板6和第二侧板7之间位于压板8下方位置设置有储气囊9,储气囊9和气囊5之间设置有用于连同储气囊9和气囊5的气管10,压板8前端中部设置有挂口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彩英,未经邓彩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063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导管式湿化器
- 下一篇:医用热量和湿度交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