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扑翼机用的翅膀及具有该翅膀的人力扑翼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05975.6 | 申请日: | 2016-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5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家猛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10009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扑翼机用 翅膀 具有 人力 扑翼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扑翼机用的翅膀及具有该翅膀的人力扑翼机。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人们都渴望能像鸟一样有对翅膀进行自由的飞翔,于是各种飞行器应运而生。其中固定翼飞机、旋翼机早已获得了成功,并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然而,扑翼飞行被认为是效率更高的飞行方式,而大自然中几乎所有飞行生物都采用扑翼式飞行似乎也印证了这点。但是,人们研究了这么多年扑翼机,却一直没有真正实现。
扑翼机是指机翼能像鸟和昆虫翅膀那样上下扑动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又称振翼机。扑动的机翼不仅产生升力,还产生向前的推动力。目前,现有的扑翼机为了保证足够的提升力,通常离不开机械动力的辅助;极个别纯人工动力的飞行,虽也有了起飞,可又因机翼超大笨重,加上人体体能极限,终也不堪重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扑翼机用的翅膀及具有该翅膀的人力扑翼机,体小量轻、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能为扑翼机的升空提供足够大的推动力,使扑翼机实现扑翼式飞行。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扑翼机用的翅膀,包括支架组件和机翼舱,所述支架组件设置于机翼舱的内部,以带动所述机翼舱上下来回扑动;所述机翼舱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所述进气孔的直径大于排气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涵道风扇,多个所述涵道风扇固定于支架组件上,且贯穿所述机翼舱的正面和背面中的至少一面;每个所述涵道风扇之间均通过支架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涵道风扇沿机翼舱的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呈直线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涵道风扇的出风口所对的机翼舱上分别均匀的设有多个进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涵道风扇包括风扇轴和连接线,所述风扇轴上设有回力装置,所述连接线与风扇轴连接,以拉动所述风扇轴使其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浮力袋,多个所述浮力袋分别固定于支架组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撑主杆、机舱架和操纵线索,所述支撑主杆用于带动机翼舱上下来回扑动,所述机舱架成桁架结构布设于支撑主杆的周围;所述操纵线索通过拉锁环沿支撑主杆的长度方向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支撑副杆,所述支撑主杆和支撑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顺次通过多个拉力簧连接。
进一步的,该翅膀的材质为轻型结构材料,所述轻型结构材料包括塑料、木材或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人力扑翼机,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如上所述的扑翼机用的翅膀,两个所述翅膀之间通过背带包可拆卸的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扑翼机用的翅膀包括支架组件和机翼舱,支架组件设置于机翼舱的内部,以带动机翼舱上下来回扑动;机翼舱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进气孔的直径大于排气孔的直径。该扑翼机用的翅膀及具有该翅膀的人力扑翼机具有体小量轻、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在机翼舱上下来回扑动时,机翼舱的正面和背面的内外空气分别形成的空气对流之间具有压力差,从而为该翅膀提供足够的提升力,当使用者在原地或助跑中操纵该人力扑翼机的翅膀上下扑动时,由空气对流形成的压力差产生的提升力与阻力差产生的提升力相结合,使得该人力扑翼机能利用足够的提升力带动使用者升空,从而实现人力扑翼式飞行;并且,该翅膀与背带包之间、以及翅膀的各组件之间均为可拆卸式连接,因此可以便于快速组装和拆卸,以便于携带和运输;此外,该扑翼机用的翅膀及具有该翅膀的人力扑翼机的制造成本较低,经济实惠,适用于不同人群,是一种可作为出行工具或运动娱乐使用的飞行棋,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扑翼机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工扑翼机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扑翼机用的翅膀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扑翼机用的翅膀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涵道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架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主杆的分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主杆的组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家猛,未经刘家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059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保无人机尾螺距控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水上救人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