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05845.2 | 申请日: | 201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8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许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L9/20;G01F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管道 固定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支架,具体涉及一种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正常的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量的装置。呼吸机必须具备四个基本功能,即向肺充气、吸气向呼气转换、排出肺泡气以及呼气向吸气转换,依次循环往复,因此必须有:(1)能提供输送气体的动力,以代替人体呼吸肌的工作;(2)能形成一定的呼吸节律,包括呼吸频率和吸呼比,以代替人体呼吸中枢神经支配呼吸节律的功能;(3)能提供合适的潮气量(VT)或分钟通气量(MV),以满足呼吸代谢的需要;(4)供给的气体最好经过加温和湿化,从而代替人体鼻腔的功能,并能供给高于大气中所含的O2量,以提高吸入O2浓度,改善氧合情况。动力源可以利用压缩气体作动力(气动)或电机作为动力(电动);呼吸频率及吸呼比亦可通过气动气控、电动电控和气动电控等几种方式;呼与吸气时相互切换有两种类型,常于吸气时呼吸环路内达到预定压力后切换为呼气(定压型)或呼气时达到预定容量后切换为吸气(定容型),不过现代呼吸机基本上兼有以上两种形式。
在医院的临床工作中,控制呼吸是抢救危重患者、建立呼吸支持和实施全麻手术最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临床上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时,呼吸机的管道没有支撑装置,有时会将呼吸机管道临时绑扎固定在输液架或者固定在麻醉机支架上。使用这些方法固定时,管道不能随着患者体位变换而移动位置,也无法调节角度,特别是在实施头、颈部手术时,如若固定在麻醉机支架上,既影响无菌操作,也很容易造成管道下垂,导致呼吸管道发生扭曲变形,从而造成患者呼吸不畅,延误有效的治疗时间。
在公告号CN204637209U,公告日期为2015年9月16日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块、转臂和管道夹持装置,所述固定块和管道夹持装置分别设置在转臂的两端,所述转臂由相铰接的若干支臂构成,所述固定块安装在呼吸机上,所述管道夹持装置包括第一管托、第二管托和伸出杆,所述伸出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管托相连,其右端与所述第二管托相连。这种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调节简单,有利于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治疗。但这种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不具有消毒装置,呼吸机所产生的气体在管道内进行输送时很容易滋生病菌,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转臂上没有设置固定装置,转臂上的呼吸机管道很容易缠绕在一起,导致管道内部气体流量变小,无法供给患者足量的气体用于呼吸;当管道内部气体流量由于意外情况而发生改变时,医护人员也无法及时知晓;此外,这种支架移动起来也较为不便,不利于开展医护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气体在管道内输送时容易滋生病菌、缺少固定装置、医护人员无法及时知晓管道内气体流量的变化以及移动不便等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底杆,所述底杆上端设有锁紧装置,所述底杆内底部设有气囊,所述气囊底部设有电动阀门,所述气囊上方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设有阀门开关,所述升降杆顶部设有气体流量传感器和转轴,所述转轴与转杆相连,所述升降杆和转杆上均设有紫外线灯管和固定环,所述底座上设有脚动气泵,所述脚动气泵顶部设有脚踏,所述电动阀门通过气管与脚动气泵相连,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报警器。
优选地,所述气体流量传感器与报警器无线通信。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储物筐。
优选地,所述底座底部设有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固定环在升降杆和转杆上均至少设有一个。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借助升降杆和转杆上的紫外线灯管对管道内的气体进行有效消毒,能够对管道内病菌的繁殖起到抑制作用;升降杆和转杆上的固定环能够对管道进行良好的固定,防止出现管道间相互缠绕的情况;当管道内气体流量出现较大的变化或者波动时,气体流量传感器能够进行监测并通过报警器报警,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知晓;底座底部的万向轮使得支架能够更方便地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05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草药养生保健气雾器
- 下一篇:一种咽喉炎辅助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