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腹壁缝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04971.6 | 申请日: | 201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5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索林;林志雄;莫易凡;林聪杰;邱木旺;胡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傅崇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腹壁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腹壁缝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腹壁缝合器或缝合针,常用结构几乎都是由两部分组成:横截面呈圆形的穿刺套管以及设于穿刺套管中且横截面呈圆形的针杆,为达到缝合的目的,会在针杆的下端增加线槽;这种腹壁缝合器使用时,针杆的底端在穿刺套管底端进出运动,因为穿刺套管和针杆之间无多余的间隙供缝合线通过,这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手术用缝合线在穿刺套管和针杆之间活动时被切裂或切断,若在医生临床时出现该情况,必然会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延时或其他的困扰;而目前为避免该情况在临床使用时发生,只能在生产装配的时候去事先预使用确认,不但对于生产来说造成了相应繁琐的操作,且该方式仍无法完全避免缝合线被切裂或切断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一次性腹壁缝合器,该一次性腹壁缝合器能有效防止缝合线在穿刺套管和针杆之间活动时被切裂或切断的现象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一次性腹壁缝合器,它包括底端开刃的穿刺针管以及针杆,所述针杆的底端设有容纳缝合线的线槽,穿刺针管中设有上下贯通的工作通道,所述针杆贯穿于工作通道中,所述针杆的底端呈扁针型,使得针杆底端的左、右两侧与穿刺针管底端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容纳缝合线的间隙。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2.本实用新型的腹壁缝合器能有效防止缝合线在穿刺套管和针杆之间活动时被切裂或切断的现象出现;3.该腹壁缝合器针杆的针槽既能够送线又能够提线,便于缝合线的快速提取和固定,能够方便、可靠地进行腹壁全层缝合,减少切口愈合过程中及术后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操作简便,缩短了缝合的时间,缝合效率及安全性高,有利于伤口愈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穿刺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针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Ⅰ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Ⅱ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Ⅲ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针杆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穿刺针管、2针杆、3线槽、4间隙、5手柄、6壳体、7弹簧、8送线钩、9提线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一次性腹壁缝合器,它包括底端开刃的穿刺针管1以及针杆2,所述针杆2的底端设有容纳缝合线的线槽3,穿刺针管1中设有上下贯通的工作通道,所述针杆2贯穿于工作通道中,其所述针杆2的底端呈扁针型,使得针杆2底端的左、右两侧与穿刺针管1底端的内壁面之间形成容纳缝合线的间隙4;因为针杆2的底端呈扁针型,所以杆2底端的左、右两侧与穿刺针管1底端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可供缝合线穿过,有效避免了缝合线在穿刺套管和针杆之间活动时被切裂或切断。
所述针杆2的上端设有手柄5,穿刺针管1的上端设有壳体6,所述壳体6中设有容纳手柄5的空腔,空腔与所述工作通道连接并相通,所述空腔中设有弹簧7,带有手柄5的针杆2经过弹簧7进入工作通道中,当下压手柄5,弹簧7压缩,针杆2的底端露出穿刺针管1,当松开手柄5,弹簧7复位,针杆2的底端重回穿刺针管1中;壳体以及手柄的设置方便医生的操作,弹簧的设置,当按压手柄后,弹簧被压缩之后再松开手柄,弹簧能够自动回复,便于医生操作、省时省力。
如图8所示:所述线槽3的纵截面呈“C”字形,线槽3上半部的槽口朝下形成一个用于送线的送线钩8,线槽3下半部的槽口朝上形成一个用于提线的提线钩9。线槽的这种设计方便了缝合线的送线与提线,提高了手术效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049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性能导热硅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相容剂及包含其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