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式药液置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91232.8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0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20 | 分类号: | A61J1/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王明书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压式 药液 置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式药液置换器。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时,一般都需要护理人员进行配药,常常是将粉针剂药物通过注射器,注射到输液瓶中进行配药。传统的配药方式存在,护理人员为了提高粉状药物的利用率,减少粉针剂药瓶内的药物残留,常常需要反复穿刺粉针剂药瓶,操作过程十分繁重,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也较大。
在反复穿刺的过程中,针头容易和针筒脱离,注射器针头反复暴露在空气中,针头会受到空气中细菌的污染。
人为注入时,常常会向注射器中引入空气,在将所述空气排出注射器时,会造成药液的外渗,如果是配置高危药物(如化疗药物),对操作人员存在着潜在危害。
现有技术中存在针头易受细菌污染、对操作人员存在着潜在危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配药时针头易受细菌污染、对操作人员存在着潜在危害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负压式药液置换器。
本方案提供的基础方案为:负压式药液置换器,包括:
机架,机架上设有配药瓶,配药瓶包括瓶上盖、瓶体和瓶底盖,瓶上盖上固设有上针头,瓶底盖上固设有下针头,瓶体中部设有连通口;
无针头的注射器,注射器上固设有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
连通管,连通管的一端与连通口相连,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通气管相连。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通过无针头的注射器与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的配合,实现对配药瓶进行抽压的目的。第一气阀打开,第二气阀关闭,拉动注射器,可对配药瓶进行抽压;推动注射器,可对配药瓶进行加压。第一气阀关闭,第二气阀打开,此时拉动注射器,使注射器内容积达到最大,然后第一气阀打开,第二气阀关闭,可实现快速的对配药瓶进行加压的目的。
将下针头插入粉针剂药瓶里,上针头插入液体瓶里。然后通过与配药瓶向连的注射器实现对配药瓶的抽压,由于配药瓶内的压力降低,因此,粉针剂药瓶力的粉末状药物和液体瓶中的药液,都会进入到配药瓶中。并且,可通过转动配药瓶,使得粉针剂药瓶和液体瓶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使得粉末状药物和药液混合更加充分。由于液体瓶在上方,在重力的作用下,药液会从上到下流动,最后流入到粉针剂药瓶里,这样就避免了粉末状的药物在抽压时随空气排出,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
最后,通过向配药瓶内加压,使得混合之后的液体能够快速的从配药瓶中排出。
本方案负压式药液置换器,在操作时,仅需要对粉针剂药瓶进行一次穿刺,并且针头不会反复暴露在空气中,就可以完成对药物的混合。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连通管为塑料软管。塑料软管不会妨碍到配药瓶的转动过程,方便配药瓶转动。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瓶上盖与瓶体的上端螺纹连接,瓶底盖与瓶体的下端螺纹连接。瓶上盖、瓶下盖分别与瓶体的上端和下端螺纹连接,这样方便在配药完成后清洗、消毒。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之间设有联动杆。当第一气阀开启时,第二气阀关闭;当第一气阀关闭时,第二气阀开启。联动杆的存在使得医务人员仅需要对任一气阀进行操作,而不需要分别对两个气阀进行起操作,简化的操作步骤。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方案:机架底部设有橡胶垫层。由于机架通常是放置在桌面上,橡胶垫层可起到防滑的效果,防止机架在配药瓶转动的过程中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负压式药液置换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配药瓶2、瓶上盖21、瓶下盖22、瓶体23、上针头211、下针头222、注射器3、第一通气管31、第二通气管32、第一气阀311、第二气阀322、连通管4、橡胶垫层5。
实施例1
负压式药液置换器,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配药瓶2,配药瓶2包括瓶上盖21、瓶体23和瓶底盖,瓶上盖21上固设有上针头211,瓶底盖上固设有下针头222,瓶体23中部设有连通口;无针头的注射器3,注射器3上固设有第一通气管31和第二通气管32,第一通气管31和第二通气管32上分别设有第一气阀311和第二气阀322;连通管4,连通管4的一端与连通口相连,连通管4的另一端与第一通气管31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912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多次直配的带双输液咀的输液容器组合盖
- 下一篇:一种家用煎药包装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