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包膜封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63028.5 | 申请日: | 201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4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秦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吴小丽 |
地址: | 2016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包 封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包膜封堵器,用于心脏瓣膜置换后瓣周漏的封堵治疗,属于获得性结构性心脏病治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瓣周漏属于心脏瓣膜置换后特有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75%~2.3%。最常见的是二尖瓣病变,其次是主动脉瓣病变,所以二尖瓣发生瓣周漏的比例高于主动脉瓣,很少发生在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由于风湿病、缺血性、感染和外伤等原因使得心脏瓣膜增厚、变形、粘连、钙化和破裂等而失去单向阀门作用,从而引起心脏瓣膜的狭窄或关闭不全,使血液不能通畅的流过或流过后倒流,血液不能通畅流过者称为瓣膜狭窄,血液流过后倒流者称为瓣膜关闭不全,临床上常通过人工瓣膜置换术治疗该类疾病。然而瓣环组织的病理改变、人造瓣膜与瓣环匹配不当、外科缝合固定技术不当使瓣膜置换后仍存在瓣膜周边存在缝隙,导致关闭不全的情况。
瓣周漏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手术中损伤瓣环,导致瓣环和缝环愈合不良,其次为炎症或缝合技术等原因导致缝线脱落而引起。置放封堵器于瓣周漏缺损后随着左心室收缩时,挤压室内血液,血液冲击瓣膜,瓣膜关闭,从而使得封堵器上盘面血压过大,在血液通过封堵器内间隙的过程中,血液流过封堵器内部狭小空隙导致应力增加而引起溶血。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再次开胸修补瓣周漏或再次行瓣膜置换术,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有再次发生瓣周漏可能。今年来随着心脏介入技术和器械的发展,经皮导管封堵PVL技术日趋成熟和安全,对于高手术风险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目前,由于经皮瓣周漏封堵术没有专用的封堵器,常用于闭合瓣周漏封堵器的结构为镍钛合金丝编织网,通过热处理定型成伞后,于封堵器内缝膜,如图1所示。然而血液流过镍钛合金丝窄小孔隙的应力会导致溶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封堵器造成机械性溶血的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外包膜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性的封堵器支架;
设于封堵器支架上的束丝结构;
缝制在封堵器支架外,使得封堵器支架至少部分不外露的阻流体膜。
优选地,所述封堵器支架材料为超弹性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超弹性金属材料为NiTi合金。
优选地,所述封堵器支架的弹性满足:封堵器支架拉进鞘管的内腔中,发生变形,到达病变位置,推出鞘管后,封堵器支架可恢复至原状。
优选地,所述束丝结构采用医用不锈钢管、NiTi合金管、CoCr合金管。
优选地,所述阻流体膜采用聚酯纤维、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乙烯。
优选地,所述封堵器支架外全部或部分缝制所述阻流体膜。
优选地,仅在所述封堵器支架的一端或两端盘面缝制所述阻流体膜,且外包膜缝线收口位于盘面内侧。
优选地,所述封堵器支架中部为圆柱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束丝结构为内外嵌合固定,内束丝结构的外端设有用于将所述阻流体膜和内束丝结构夹紧的外束丝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包膜封堵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封堵器外层包膜,在封堵的同时对血液冲击起到缓冲作用,降低了溶血概率;
2、采用中段柱状设计,封堵的同时保留足够的空间,不会影响人造瓣膜的启闭;
3、部分外包膜的设计,保证了封堵器在鞘管中良好的通过性;
4、缝膜缝线在封堵器中段内侧,避免了血流冲击时对缝线的损伤;
5、束丝结构内外嵌合固定,使外包膜更加贴合、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包膜封堵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使封堵器在瓣周漏的治疗上更为安全、合理、有效,减少了并发症,有效避免了封堵器造成机械性溶血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外包膜封堵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阻流体膜缝制在封堵器支架外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提供的外包膜封堵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提供的外包膜封堵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4提供的外包膜封堵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5提供的外包膜封堵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6提供的外包膜封堵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630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