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镊子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11203.6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3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通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通生 |
主分类号: | A61B17/30 | 分类号: | A61B17/30;B25B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102627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镊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形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医用镊子。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在医疗中使用的金属镊子早已淘汰,目前多使用一次性塑料镊子,本实用新型发明人曾经设计一种一体式镊子,由上镊身和下镊身组成,上镊身与下镊身的镊尾端连接并且二者一次注塑成型,再在上镊身与下镊身注塑出模后尚未冷却时,由工作人员人工将上下镊身以镊尾连接处为轴旋转180度再贴合压紧,形成成品。这种方式无法用自动化机械自动装配。这就增加了人工作业强度,使得产品生产效率降低,装配质量差,成品率低,因此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镊子,这种镊通过结构的改进可以适应自动化装配的要求,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医用镊子,包括上镊身和下镊身,上镊身的镊尾端通过一连接部,连接在下镊身的镊尾侧表面并与下镊身一体成型并在连接部背离镊尾一侧通过凸凹卡合结构插卡在一起。
所述卡合结构可以包括上镊身镊尾两侧设有的扣合边,下镊身镊尾两侧设有与扣合边凹凸配合的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下镊身镊尾两侧的缺口在靠近镊尾一侧从上到下为向镊尾方向倾斜的导向斜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卡合结构还可以包括上镊身上的通孔,下镊身对应通孔设有凸起,凸起与所述通孔能够插接配合。
更进一步地,下镊身上卡合用的凸起自根部到顶端方向由镊尾向镊头方向倾斜,对应地上镊身上的通孔也采用与其吻合的斜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镊身两侧面设有限位边,所述下镊身两侧边设有定位边,上镊身与下镊身握合时两定位边容纳在两限位边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镊身和下镊身均在与镊尾连接处设有镊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镊身和下镊身的镊头底面均设有镊齿。
更进一步的,所述下镊身的镊尾端为圆弧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镊子结构,由于上镊身尾端是通过连接部连接在下镊身镊尾侧表面一次注塑成型,注塑时两者大体成直角或锐角,注塑成型未完全冷却前可以通过模内组装技术实现机械化自动装配,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并且降低次品率,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一次性镊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镊身和下镊身未压合前的状态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下镊身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上镊身的仰视图。
图中:
1、上镊身;11、镊尾端;12、扣合边;13、通孔;14、限位边;2、下镊身;21、连接片;22、下镊身镊尾端;23、平台;24、缺口;25、凸起;26、定位边;3、镊孔;4、镊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4所示,一种医用镊子,包括上镊身1和下镊身2,上镊身1的镊尾端11连接在下镊身2的镊尾上侧表面并与下镊身2一体成型,连接处与下身镊尾端22有距离;具体的,所述下镊身2镊尾的上侧表面是通过一较薄的连接片21与上镊身1连接为一体,以实现一次注塑成型和保持上下镊身的成对;所述连接片21与下镊身镊尾端22有一定间距以在下镊身镊尾端22形成一小段平台23,使其在上镊身1和下镊身2通过连接片21一次注塑成型时两者如图2所示大体垂直,可以在生产线上的通过成熟的模内组装技术实现自动装配,压合上镊身1和下镊身2,使连接片21弯曲并进一步使卡合结构卡合在一起形成镊子成品,减少人工作业强度,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装配精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成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通生,未经刘通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11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