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05465.1 | 申请日: | 201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9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涛;李广利;段晏文;李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格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476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宋国荣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光谱 功能 成像 装置 | ||
1.一种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包括支撑体(1)、固定座(2)以及由近红外发射探头(S)和近红外探测探头(D)组成的近红外探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体(1)包括覆盖于脑部且与脑部曲率相吻合的弹性支撑体(1.1)以及位于弹性支撑体(1.1)之上的非弹性支撑体(1.2),所述的非弹性支撑体(1.2)由非弹性固定单元排列组合而成,所述的非弹性固定单元上设有探头定位孔(4),所述的固定座(2)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固定弹性支撑体(1.1)和非弹性支撑体(1.2)的固定凹槽(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弹性固定单元为具有两个探头定位孔(4)的条状固定单元(A),所述的探头定位孔(4)位于条状固定单元(A)的两端,所述的非弹性支撑体(1.2)为若干个条状固定单元(A)连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弹性支撑体(1.2)为若干个条状固定单元(A)形成的条带形非弹性支撑体(1.2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弹性固定单元为具有三个探头定位孔(4)的人字形固定单元(B),相邻两个探头定位孔(4)的孔距相等,所述的非弹性支撑体(1.2)为若干个人字形固定单元(B)连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弹性支撑体(1.2)为若干个人字形固定单元(B)形成的六边形非弹性支撑体(1.2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弹性固定单元包括具有两个探头定位孔(4)的条状固定单元(A)和具有三个探头定位孔(4)的人字形固定单元(B),所述的非弹性支撑体(1.2)为若干个条状固定单元(A)和若干个人字形固定单元(B)连接形成的混合型非弹性支撑体(1.2c),所述条状固定单元(A)上探头定位孔(4)的孔距与人字形固定单元(B)上探头定位孔(4)的孔距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状固定单元(A)和人字形固定单元(B)上位于相邻两个探头定位孔(4)之间的部位可拆卸连接有加固件(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件(5)通过纽扣或魔术贴连接,所述的非弹性支撑体(1.2)和弹性支撑体(1.1)之间通过扣式连接或粘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下座圈(2.1)和上紧件(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座圈(2.1)和上紧件(2.2)通过螺纹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体(1)还包括覆盖于近红外探头(3)之上的第三层支撑体(1.3)。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2)、或/和弹性支撑体(1.1)、或/和非弹性支撑体(1.2)为黑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格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格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0546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薄绣花丝巾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羊绒纤维数码印花浆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