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40192.X | 申请日: | 2016-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0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色瑞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4 | 分类号: | F23G5/04;F23G5/24;F23G5/44;F23G5/46;F23G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21 | 代理人: | 易晓钰 |
地址: | 53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炉具,特别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随之而来的则是大量的生活垃圾,目前通常使用的垃圾处理方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采用垃圾填埋技术,然而,随着城市用地的逐渐减少,人们也在寻找替代垃圾填埋技术的方案;另一种方式就是焚烧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在焚烧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而且生活垃圾由于种类繁多,其中的可燃物的密度、形状、化学性质、燃烧特效都各不相同,因此在普通焚烧方式当中许多可燃物都不能充分燃烧,而且在不完全燃烧的同时产生大量的黑烟及有害气体,污染大气以及危害人类的健康。另外,垃圾在露天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臭气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在焚烧垃圾的过程中,由于垃圾燃烧时的灰渣不完全燃烧,最终导致部分不完全燃烧颗粒随上升的热气冲出焚烧炉,同时,由于垃圾本身带有臭味,不完全燃烧的颗粒和垃圾本身的臭味共同作用污染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用来防止垃圾燃烧时的臭味弥漫,并且可以防止不完全燃烧颗粒逸出炉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风机、进料斗、内置水箱、换热粉尘处理器和凹盘粉尘处理器;所述进料斗与所述风机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风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炉体连通;所述进料斗与所述炉体连通,形成向所述炉体供应垃圾的通道;所述换热粉尘处理器设置在所述炉体内部,包括两第一凹盘和若干连接管;所述两第一凹盘同向设置,其中一第一凹盘位于另一第一凹盘之上,位于上方的第一凹盘的上表面自外向内倾斜向下;所述两第一凹盘中间分别开设有第一落灰孔,侧壁上开设有分流孔,所述若干连接管设置在所述两第一凹盘之间;所述两第一凹盘的第一落灰孔通过一连接管连通,所述两第一凹盘的分流孔通过其余连接管连通;所述凹盘粉尘处理器设置在所述炉体内部、所述换热粉尘处理器之上,包括第二凹盘和分流混流管;所述第二凹盘上表面自外向内倾斜向下;所述第二凹盘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中间开设有第二落灰孔,下表面设置有分流混流管,所述分流混流管与所述通孔配合连通所述凹盘粉尘处理器上下表面的空间;垃圾在所述炉体燃烧后产生的气流经过所述换热粉尘处理器后从所述凹盘粉尘处理器下方进入所述凹盘粉尘处理器的上方;所述炉体、所述两第一凹盘、所述若干连接管之间形成一换热空间,位于下方的第一凹盘与所述炉体形成燃烧室;所述风机从所述进料斗吸入新鲜冲量送入所述换热空间并且最终进入燃烧室;所述内置水箱设置在所述炉体之内,与燃烧室连通,与外部连通,并在与所述炉体内腔连通的箱体上开设有水蒸气排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两第一凹盘的上表面分别平行于各自的下表面,上表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凹盘的上表面平行于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盘呈倒锥圆台状;连通所述分流孔的连接管垂直于所在锥面,轴线指向所述第一落灰孔的轴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落灰孔贯通所述凹盘粉尘处理器,连通所述凹盘粉尘处理器上下表面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落灰孔与所述第二落灰孔同轴。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斗一端开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换热粉尘处理器下方,垃圾在所述换热粉尘处理器下方的炉体内燃烧。
进一步地,所述水蒸气排出口开设在所述内置水箱的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水蒸气排出口上方设置有挡灰板,用于防止灰尘落入所述内置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水蒸气排出口开设在所述内置水箱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风机从所述进料斗吸风进入炉体,避免垃圾本身的臭味逸出炉外,并在炉体内部设置有内置水箱、换热粉尘处理器及凹盘粉尘处理器用于处理随火焰气流上升的不完全燃烧颗粒,不完全燃烧颗粒经过内置水箱、换热粉尘处理器及凹盘粉尘处理器的沉降重新滑落到燃烧室进行燃烧,减少不完全燃烧颗粒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炉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炉进料门关闭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下炉体(从进料口方向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垃圾焚烧炉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上炉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卡位进风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进料斗的剖视图(进料门未剖)。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色瑞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百色瑞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5401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旁路泄压的氢氧防回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垃圾焚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