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升降捕鱼网有效
申请号: | 201620457507.4 | 申请日: | 2016-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18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宋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林华 |
主分类号: | A01K71/00 | 分类号: | A01K7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2 天津市北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升降 鱼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具,具体为一种手动升降捕鱼网。
背景技术
大水面鱼类资源丰富,捕捞却相对困难,为了解决大水面捕鱼难的问题,有人采用了充气式捕鱼网捕鱼,方法如专利申请号为200920131935的专利所述;还有专利申请号201420562709的使用电磁控制渔网沉降的捕鱼方法,上述专利捕鱼的方法均提高了大水面捕鱼的效率,缓解了捕鱼难问题,但上述方法也同时存在设置复杂、携带不便、操作麻烦,捕鱼网面积难以继续扩大的不足。
传统鱼网,均将渔网坠子固定系绑在渔网下(底)纲绳上;
传统渔网,均在陆地用网线将小片渔网缝系联合为大型渔网,因系大型渔网需要很多人共同操作。
发明目的
为了克服上述捕鱼方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手动升降捕鱼网,打破渔网坠子固定系绑在渔网上的传统模式;并打破渔网片在陆地缝合的传统模式,而且只用双手,不用机械设备便可以使渔网上下灵活的沉降与浮升,又可以扩大捕鱼网的面积,从而达到提高捕鱼产量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手动升降捕鱼网,包括鱼网片和系绑在渔网片上的渔网浮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所述手动升降捕鱼网包括设置独立的渔网坠子12,和包括与渔网浮子11、渔网坠子12相互配合互动的拉绳解锁装置15,所述拉绳解锁装置15由解锁拉绳18和拉绳插棍条19,和解锁套环17,和解锁插管环16组成。
一种手动升降捕鱼网,包括渔网片,其特征是:所述手动升降捕鱼网是在小块渔网片边上设置渔网片连接装置13,将多块小渔网片(1、2、3、4)相互拉合连接为一大块鱼网10。
所述渔网浮子11上按装解锁套环17。
所述渔网坠子12是由网坠连接卡箍25活动连接的金属网坠12;所述渔网坠子12上固定连接解锁插管环16。
所述拉绳解锁装置15包括由解锁拉绳18和在解锁拉绳18上设置的拉绳插棍条19、和在渔网浮子11安装的解锁套环17,和在渔网坠子12上安装的解锁插管环16组成。
所述渔网浮子12上的解锁套环17为1-3个;和与解锁套环17配套使用的渔网坠子12上的解锁插管环16为1-3个。所述的渔网坠子12为长方条形。
所述的渔网片连接装置13两侧边分别设有公母粘插片与公母粘插库。
所述的设有渔网片连接装置13的网侧边活动连接独立的长串渔网浮子11,渔网浮子11上安装网浮子卡钩23。
所述手动升降捕鱼网,四周边设有水面防跑鱼挡网,所述防跑鱼挡网是由挡网立管棍按均等距离系绑在挡鱼网片上,所述的防跑鱼挡网立管棍设为两端封闭的浮力管,管子上设有浮子,管子的下端设有1-3根链条。
本实用新型发明内容,第1项发明内容与第2项发明内容属于同一构思的两项紧密关联的发明内容:将几片小渔网片用渔网片连接装置组合为大片渔网的方法,发明的目的是因为手动升降捕渔网必须有很大的渔网面积,但是渔网面积太大,势必会造成十分笨重和操作困难。
而渔网片连接装置13组合渔网的方法可以在水面快速增加渔网的面积;或者快速减少渔网的面积,从而使操作浮沉捕鱼网变得相对很容易,可以说,手动升降捕鱼网离不开渔网片连接装置13组合渔网法;而渔网片连接装置13组合渔网法也只能在手动升降捕鱼网上使用,而其他捕鱼用的网具,如粘网、拉网、围网、旋网、拖网、抬网等捕鱼网具均不可能使用渔网片连接装置13组合渔网的方法,这是因为渔网片连接装置13连接组合渔网的力度比较脆弱,渔网的渔网片连接装置13的结合处很容易被拉扯撕开,而只有在操作使用手动升降捕鱼网时, 不是从正面拉拽渔网片连接装置,而是从侧面拉合或拆解渔网片连接装置,因为拉拽渔网片连接装置13的力量比较小,渔网片连接装置13组合的渔网连接处才不会被破坏。
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无复杂设备,易携带,制造成本低;小块分片渔网组合为大片渔网可以提高捕获鱼虾的数量;收网时,脱离了网坠的网片,分量变轻;大片网拆解为小网片,分量变轻,较轻的鱼网可以用较少的人员操作,节约了人力成本,本实用新型可任意组合渔网面积的大小,适合在各种水面捕捞水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动升降捕鱼网渔网连接示意图。
图2是拉绳解锁装置15的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动升降捕鱼网的拉绳解锁装置15的左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林华,未经宋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4575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