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安装窗帘杆有效
申请号: | 201620398930.1 | 申请日: | 201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3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强伟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H1/02 | 分类号: | A47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窗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安装窗帘杆。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使用一些金属杆来挂窗帘或衣物等,特别地,人们在使用吊挂式窗帘时更喜欢使用伸缩式窗帘杆,因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长度,现场安装更加方便。
通过伸缩调节长度以支撑于两相对面之间的伸缩杆,可用于悬挂衣物、毛巾、窗帘等物品,因其可在不破坏窗框(或门框等相对面)的基础上支撑于两相对面之间、同时具有携带、拆装方便、结构简单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现有的伸缩式窗帘杆主要由相互活动套接的内、外管和弹簧组成,内、外管的自由端均设置有用于与墙面接触的顶头,弹簧的一端和外管固定连接,另一端套在内管中,内管套在外管中。
例如,现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220225090.0公开了一种窗帘杆,包括外管、内管、外管顶头、内管顶头、弹簧,弹簧的一端和外管固定连接,另一端套在内管中,内管套在外管中,外管和内管的外端分别与外管顶头和内管顶头连接,所述的外管和外管顶头连接的一端设有外管凸位,弹簧的一端和外管凸位铆接固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管顶头和内管顶头分别为两种不同型号的顶头,不仅不易区分,同时制作工艺的装配过程比较复杂,且可承受的重量小,容易滑动、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工业生产、安装方便、牢固不易脱落的免安装窗帘杆。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免安装窗帘杆,包括粗管、细管和弹簧,所述细管套在粗管中,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粗管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套在细管中,所述粗管和细管的交接套合处设置有导向套,所述粗管和细管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端头组件,所述端头组件分别与所述粗管和细管旋接。
进一步地,所述端头组件包括端头本体、以及与所述端头本体连接的防滑垫;所述端头本体的内侧延伸部分别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所述端头本体的外侧端面设有内凹卡槽;所述防滑垫上设有与所述内凹卡槽相配合的第一卡件。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垫与端头本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胶面层。
进一步地,所述端头组件包括端头本体、与所述端头本体连接的端头卡座、以及安装在所述端头卡座上的挡片;所述端头卡座上设有与所述端头本体的内凹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件,所述端头卡座与所述端头本体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挡片的槽口。
进一步地,所述端头卡座与所述端头本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胶面层。
进一步地,所述挡片的厚度略小于所述槽口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端头本体的内侧延伸部的内径与所述细管的外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端头本体的内侧延伸部的外径与所述粗管的内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免安装窗帘杆,包括粗管、细管和弹簧,所述细管套在粗管中,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粗管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套在细管中,所述粗管和细管的交接套合处设置有导向套,所述粗管和细管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端头组件,所述端头组件分别与所述粗管和细管旋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采用两端的相同型号、相同结构的端头组件分别与粗管和细管进行安装连接,首先降低了制作工艺及安装难度,其次有效提高了可承受的窗帘重量,使窗帘杆不易滑动和脱落,最后安装使用方便,不破坏窗框(或门框等相对面)。综上所述,该免安装窗帘杆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端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防滑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端头本体与端头卡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端头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强伟五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强伟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398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扬声器装置
- 下一篇:电子通讯终端及其传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