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砌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28287.8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7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简华炽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华炽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C1/41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砌块 | ||
1.一种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砌块本体(1)、第一凸条(2)、中间凸条(4)、第二 凸条(6)、第三凸条(10)、第四凸条(11)、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5)、第三凹槽(12)、第四凹 槽(13)、中间凹槽(14)、第一凸榫(7)和第二凸榫(8);
所述第一凸条(2)、所述中间凸条(4)和所述第二凸条(6)设置于所述砌块本体(1)的上 表面,所述中间凸条(4)位于所述第一凸条(2)和所述第二凸条(6)之间,所述第一凸条(2) 和所述中间凸条(4)与砌块本体(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3),所述中间凸条(4)和所述第二凸 条(6)与砌块本体(1)之间形成第二凹槽(5),所述第三凸条(10)设置于砌块本体(1)的前表 面和后表面一侧,所述第四凸条(11)设置于砌块本体(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另一侧,所述第 三凸条(10)与所述第一凸条(2)垂直,所述第四凸条(11)与所述第二凸条(6)垂直,所述第 一凸榫(7)和所述第二凸榫(8)设置于所述砌块本体(1)的下表面,所述第三凸条(10)与所 述第一凸榫(7)之间形成第三凹槽(12),所述第一凸榫(7)与所述第二凸榫(8)之间形成中 间凹槽(14),所述第二凸榫(8)与所述第四凸条(11)之间形成第四凹槽(13);所述砌块本体 (1)内部设置有腔室(9);
多个混凝土砌块砌筑时,所述第一凸榫(7)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3)内,所述第二凸榫 (8)卡接于所述第二凹槽(5)内,所述中间凸条(4)卡接于所述中间凹槽(14)内,所述第一凸 条(2)卡接于所述第三凹槽(12)内,所述第二凸条(6)卡接于所述第四凹槽(1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与所述第一凸榫 (7)对应设置在砌块本体(1)上,所述第二凹槽(5)与所述第二凸榫(8)对应设置在砌块本体 (1)上,所述中间凸条(4)与所述中间凹槽(14)对应设置在砌块本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条(2)、所述中间凸条 (4)、所述第二凸条(6)、所述第一凸榫(7)和所述第二凸榫(8)设置为长方体结构或梯形截 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12)和所述第四凹槽 (13)设置为缺角凹槽结构,所述中间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3)和所述第二凹槽(5)设置 为U型凹槽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和所述第二凹槽 (5)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凸榫(7)和所述第二凸榫(8)的宽度宽6~9mm,所述第一凹槽(3)和所 述第二凹槽(5)的深度比所述第一凸榫(7)和所述第二凸榫(8)的高度大3~6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凸条(4)的宽度不小于 10mm,所述第一凸榫(7)和所述第二凸榫(8)的间距大于所述中间凸条(4)的宽度至少6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条(2)、所述第二凸条 (6)、所述第三凸条(10)和所述第四凸条(11)高出砌块本体(1)的高度为4~11mm,宽度不小 于6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9)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 腔室(9)对称设置于所述中间凸条(4)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9)设置为单个或多个组 合的圆柱形腔室或者矩形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9)内部填充有聚苯颗粒 保温砂浆或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华炽,未经简华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282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自保温砌块
- 下一篇:结构性别墅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