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200系不锈钢的感应电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27076.2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8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储少军;曾世林;赵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09 | 分类号: | F27B1/09;F27B1/22;F27B1/24;C21C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5461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200 不锈钢 感应 电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200系不锈 钢的感应电炉。
背景技术
现有冶金行业用设备,在进行200系不锈钢的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单 一的电弧炉或感应炉,两种电炉各有优缺点,主要用于金属调质的特种合金 钢的生产。其不足之处是:虽然电弧炉具有良好的加热性,但是它不具有搅 动性,无法使金属液良好的流动,其流动性差,而感应炉虽然具有良好的搅 动性,但是它无法快速地将位于其上部的金属加热熔融且加热速度慢。另外, 感应电炉通过感应线圈的工作进行加热,线圈多为铜线。200系不锈钢的生 产毕竟具有很高的冶炼温度,高温和相对密闭的环境使得铜线的温度会累积 升高,从而影响到感应电炉的正常工作,提高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200系不锈钢 的感应电炉。
一种用于生产200系不锈钢的感应电炉,包括炉壳和设置在所述炉壳内 的炉衬,在所述炉衬的上方设置有炉口砖。在所述炉衬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 凸起,在所述炉衬的外表面设置有感应线圈,在所述炉衬和所述炉壳之间的 腔体内设置有支撑壁,在所述支撑壁和所述炉壳之间的腔体内设置有热交换 管,在所述感应电炉的外部设置有空气增压泵,在所述感应电炉的上部设置 有与所述空气增压泵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穿过所述炉壳和所述支撑壁 并将所述炉衬和所述支撑壁之间的腔体与所述空气增压泵连通,在所述感应 电炉的上部还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穿过所述炉壳并与所述炉壳和所述 支撑壁之间的腔体连通,在所述炉壳的底板上设置有U型连通管,所述炉壳 和所述支撑壁之间的腔体通过所述U型连通管连通所述支撑壁和所述炉衬 之间的腔体。
具体的,所述支撑壁的上端与所述炉口砖抵接,所述支撑壁的下端与所 述炉壳的底板抵接。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管自下而上的设置。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管为盘管状。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管的出口高度位于所述进气管的高度和所述出气 管的高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生产200系不锈钢的感应电炉可以有效的降低 感应线圈的工作温度,降低能耗,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并避免高温气体直 接排放到感应电炉的外部,降低设备工作过程中对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并 能够充分的适应硅热法进行200系不锈钢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生产200系不锈钢的感应电炉的整体结 构示意图。
附图1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列表如下:
1、炉壳,2、炉衬,201、固定凸起,3、炉口砖,4、感应线圈,5、支 撑壁,6、热交换管,7、空气增压泵,8、进气管,9、出气管,10、U型连 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 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生产200系不锈钢的感 应电炉,包括炉壳1和设置在炉壳1内的炉衬2,在炉衬2的上方设置有炉 口砖3。
在炉衬2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凸起201,在炉衬2的外表面设置有感应 线圈4,在炉衬2和炉壳1之间的腔体内设置有支撑壁5。支撑壁5的上端 与炉口砖3抵接,支撑壁5的下端与炉壳1的底板抵接。
在支撑壁5和炉壳1之间的腔体内设置有热交换管6,热交换管6自下 而上的设置,热交换管6为盘管状。
在感应电炉的外部设置有空气增压泵7,在感应电炉的上部设置有与空 气增压泵7连通的进气管8,进气管8穿过炉壳1和支撑壁5并将炉衬2和 支撑壁5之间的腔体与空气增压泵7连通,在感应电炉的上部还设置有出气 管9,出气管9穿过炉壳1并与炉壳1和支撑壁5之间的腔体连通,热交换 管6的出口高度位于进气管8的高度和出气管9的高度之间。
在炉壳1的底板上设置有U型连通管10,炉壳1和支撑壁5之间的腔 体通过U型连通管10连通支撑壁5和炉衬2之间的腔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 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27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冷机组高背压循环水供热节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循环穿流热风谷物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