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管式的阻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98339.1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3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金桥源科技有限公司;郭海新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E04B2/8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下使用的阻热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下的并管式的阻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大量采用玻璃幕墙,其热工性能与保温隔热的墙体差别较大;为了弥补玻璃幕墙热工性能差异,而目前通用的手段通常包括以下两种,一是采用各类高性能玻璃以弥补热工性能,如真空玻璃、镀膜玻璃、惰性气体充填、增加反射膜以及双层幕墙等一系列高端技术;二是采用主动式技术,在现有窗及幕墙内衣空气或水作为媒介阻挡热量传递的技术,实现弥补热工性能。
对于上述通用的手段来说均存在各种缺陷,以使其无法大范围的推广,其中,对于采用高性能玻璃来说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其仍属于被动式技术,侧重于“防、堵”,没有“疏导”的特性;二是各种高性能玻璃的成本过高,造成建筑投资极大;三是上述高性能玻璃材料均为不可再生材料,在损坏时无法修复,只能更换,且回收时无法再利用,不利于环保;四是由于其复杂的结构、较高的成本、以及较高的售后服务要求,进而使得其难于进行大规模应用推广。
而对于目前在建筑物窗及玻璃幕墙部分,采用各类主动阻热技术来说,其又主要存在以下缺陷:各类主动阻热技术均是直接作用于窗结构或玻璃幕墙结构,但由于窗及玻璃幕墙自身的复杂结构,以及高昂的成本,通过窗及玻璃幕墙内部结构主动阻热技术难于推广,而且带来了使用过程中设备的运行维护等各类问题;对于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名称为:双套管阻热窗帘,其工艺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过高,其并未利用现有成熟的支管(塑料毛细管)制造技术来得以实现,且其阻光效果不可调整,实用性不强,适应性达不到各种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并管式的阻热系统,其可用于降低建筑物供热空调能耗,也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的介于被动式建筑物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保温隔热功能,同时其采用了更加简易的支管工艺技术,制造完成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物幕墙部分负荷,从而降低建筑物能耗的功效,具有成本可控,节能环保的功效,另外其对阻热单元采用模块式的设计,使得其能通过对各模块的调整,进而控制遮光效果,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要,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并管式的阻热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阻热单元,每个所述阻热单元均包括两个阻热模块,每个所述阻热模块均包括间隔预设距离进行配置的多个支管,
其中,所述两个阻热模块中各支管的一端分别以前后交错或相对配置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干管、第二干管上,另一端插接在回水机构内,且两个阻热模块上相对应的支管分别通过一连接片进而连接以构成一个阻热帘,且
每个所述阻热单元分别通过相配合的第一干管、第二干管进而与外设连接,以构成并管式的阻热系统。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滑槽以及呈枢接状态的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自由端设置有一向上突出的安装部,所述第二支板的自由端设置有一与安装部突出方向一致的滑块,且所述第二支板在滑块的相对面还设置有一与第一干管、第二干管相配合的扣件。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连接片为一片状结构,其上具有两个与支管外部结构相配合的弧形凹槽,其中,所述连接片的长度被设置为与暴露在外部的支管长度相配合,宽度设置为与阻热模块中各支管之间间隔的预设距离相配合。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弧形凹槽的开口端朝向一致。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弧形凹槽的开口端朝向相反。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回水机构为一回水球,所述回水球包括上半球、下半球,所述上半球、下半球以可拆卸的方式进行配置。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上半球上设置有内凹的盛水空间,所述盛水空间内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有柔性吸水材料,所述下半球上设置有泄露口。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支管与第一干管、第二支管之间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二者的结合处设置有相配合的第一密封机构,所述支管与回水机构的结合处设置有相配合的第二密封机构。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干管、第二干管采用双层管材制成,以在外侧壁和内侧壁之间构成一隔热空腔,所述支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条纹,以使其与连接片接触紧密。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阻热单元在两两相邻的第一干管、第二干管之间,分别通过相配合的软管进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金桥源科技有限公司;郭海新,未经绵阳市金桥源科技有限公司;郭海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983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病房通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隔板、机箱以及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