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60359.X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0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毅;博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尔塔(中国)安全防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仇波 |
地址: | 2152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空作业 安全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属于安全防护领域,涉及一种安全带,具体涉及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
背景技术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国家标准GB/T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为了便于操作过程中做好防范工作,有效地防止人与物从高处坠落的事故,一般在高空作业中需要要求作业者需要穿戴防护器具。现有的安全带通常是采用带体缚住人体的腿部、腰部、背部等部位,显然不能仅仅依靠安全带将工人吊在空中,这是因为时间较长后容易造成人体不适,而需要借助高梯等支撑设备,这样工人在进行清洗外墙和高空安装作业时就显得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空作业安全带,它包括:
带组件,所述带组件包括护腰、与所述护腰相连接且位于其下方的两根腿部护带、连接两根所述腿部护带的第一限位带、与所述护腰相连接且位于其上方的两根背部护带、连接两根所述背部护带的第二限位带以及安装在两根所述背部护带上使其相互交叉的交叉扣,所述背部护带上固定有第一连接环;
腰带,所述腰带固定在所述带组件上;
两根第一悬挂带,所述第一悬挂带分别挂在所述背部护带的第一连接环上;
坐板,所述坐板与所述第一悬挂带的下端部相连接;
两根第二悬挂带,所述第二悬挂带挂在所述坐板的底部;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悬挂带的下端部。
优化地,所述第二悬挂带上安装有用于调节其长度的第一调节扣。
优化地,所述腰带的两端部安装有第二连接环。
优化地,所述第一悬挂带的上端部安装有用于调节其长度的第二调节扣,所述第二调节扣与所述第三连接环一体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高空作业安全带,通过将常规的带组件和坐板、支撑杆等部件利用悬挂带组合在一起,这样工人在高空悬挂作业时能够坐在坐板上且脚能够放在支撑杆,不会因为长时间的悬空而产生不适,还能向其借力而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空作业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带组件;11、护腰;12、腿部护带;13、第一限位带;14、背部护带;141、第一连接环;15、第二限位带;16、交叉扣;2、腰带;21、第二连接环;3、第一悬挂带;31、第三连接环;32、第二调节扣;4、坐板;5、第二悬挂带;51、第一调节扣;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以下关于方向的定义中,均是按照使用者穿着高空作业安全带时所观察到的方向予以定义的。
如图1所示的高空作业安全带,主要包括带组件1、腰带2、坐板4和支撑杆6等部件。
其中,带组件1可以根据需要选用现有的安全带结构;也可以选用图1中的结构,它包括护腰11、腿部护带12、背部护带14等部件,护腰11可以通过其两端设置的魔术贴而可拆卸地绑在使用者腰部以起到护腰的作用;腿部护带12有两根,它们与护腰11相连接且位于护腰11的下方,用于套在使用者的大腿上,可以根据需要将其设置成粗细可调的,以适应不同的人群。第一限位带13连接在两根腿部护带12之间,用于限制两根腿部护带12之间的距离处于安全范围内,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防止产生意外。背部护带14也有两根,它们也与所述护腰11相连接,但位于护腰11的上方,用于套在使用者的上半身(主要是胸部和背部),它上面可以根据需要安装调节扣以实现对其尺寸的调节;背部护带14的前部固定有第一连接环141。第二限位带15用于连接两根背部护带14,其功能与第一限位带13类似,用于确保背部护带14之间的距离处于安全范围内。交叉扣16安装在两根背部护带14上,它的顶部开口,底部的两侧也分别开口;在使用时分别将两根背部护带14从其顶部开口穿入而从其底部开口分别穿出,使得两根背部护带14可以在使用者的后背处实现交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尔塔(中国)安全防护有限公司,未经代尔塔(中国)安全防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603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中列车的灭火安全系统
- 下一篇:佩戴式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