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鹤管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4843.0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8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信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众 |
主分类号: | B67D7/54 | 分类号: | B67D7/5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健 |
地址: | 255434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品输送、储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鹤管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轻质油品的运输主要是以铁路油罐车为运载工具,油罐车的装车通常 是采用上部装车的方式,而鹤管是石化行业流体装卸过程中的专用设备。
鹤管包括自动鹤管装置,自动鹤管连接有气缸,装车过程中,鹤管与油罐 车口进行对位装车。其中,由于油品蒸发气体压力或其它外力,或鹤管或槽车 的活动,容易造成鹤管及车口之间不能有效的密封,造成油品挥发。现有技术 中自动鹤管底部连接有油管口密封盖,密封盖为锥形或平盖进行密封,其密封 结构不够牢固,效果不佳,容易出现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最大限度保留原自动鹤管设备结构形式,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本实 用新型提供一种严密的自动鹤管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鹤管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套装在鹤管外部,鹤管 外部连接有回位体,回位体设置在密封盖内部,所述密封盖内还设有加力套筒, 加力套筒套装在密封盖内部,加力套筒设置在回位体下部,所述加力套筒下侧 外部设有加力导轨,所述加力导轨与鹤管中心线成锐角,即上宽下窄结构,密 封盖内部设有滚轮,加力导轨与滚轮配合,所述滚轮与第一连杆铰接,第一连 杆连接有加力爪,加力爪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一端固定。
所述回位体与鹤管之间设有气体回收通道,保证油品输送顺利。
所述回位体上部设为锥形,密封盖与回位体结合处设为锥形,二者配合使 用。
所述密封盖设有一层或多层阶梯状盖体,以配合不同大小的油罐口使用。
所述密封盖盖体下部设有密封垫,保证密封严密。
所述加力套筒与密封盖之间设有密封垫,保证加力套筒与密封盖配合严密。
所述密封盖下部设有锥形导向体,所述导向体连接弹簧装置,导向体用来 调整密封盖的水平位置。
所述鹤管连接有动力装置,优选使用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操作自动鹤管进行粗对位,设备气缸向下运动,使密封盖下部进入油罐车 口,当导向体受力,密封盖下部锥形导向体推动密封盖整体水平移动,调整密 封盖位置,使密封盖密封面和车口接触,设备气缸继续向下运动,回位体压到 加力套筒,加力套筒上的加力导轨随之向下运动,滚轮沿加力导轨运动,同时 加力导轨推动滚轮向外侧运动,滚轮推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联动,从而使加 力爪压合到车口内侧,从而使密封盖和车口有良好的密封压力。工作结束后, 设备气缸提升密封盖通过回位体使密封回到初始位置,加力爪松开车口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固,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且加力结构联动设置, 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气缸,2-回位体,3-加力套筒,4-密封垫,5-气体回收通道,6- 盖体,7-第二连杆,8-加力导轨,9-加力爪,10-第一连杆,11-滚轮,12-鹤管, 13-密封盖,14-导向体,1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鹤管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盖13,所述密封盖13套装 在鹤管12外部,鹤管12连接气缸1。鹤管12外部连接有回位体2,回位体2 设置在密封盖13内部,回位体2上部设为锥形,密封盖13与回位体2结合处 设为锥形。
所述密封盖13内还设有加力套筒3,加力套筒3套装在密封盖13内部,加 力套筒3设置在回位体2下部,所述加力套筒3下侧外部设有加力导轨8,所述 加力导轨8与鹤管12中心线成锐角,密封盖13内部设有滚轮11,加力导轨8 与滚轮11配合,所述滚轮11与第一连杆10铰接,第一连杆10连接有加力爪9, 加力爪9连接有第二连杆7,第二连杆7一端固定。
所述回位体2与鹤管12之间设有气体回收通道5。
所述密封盖设有两层阶梯状盖体6,密封盖盖体6下部设有密封垫4,所述 加力套筒3与密封盖13之间设有密封垫4。
所述密封盖13下部设有锥形导向体14,所述导向体14连接弹簧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众,未经信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48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