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折复位钳及组合式骨折复位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5487.0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6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杰;邵明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陈润明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折 复位 组合式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折复位钳,还涉及一种组合式骨 折复位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所用的骨折复位钳有多种形状,比如尖头、扁头及弯头等,现有的骨折复 位钳都能通过夹持骨断端,手持复位钳的方式对骨折移位进行复位,但目前临床中所使用 的此类器械在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现有复位钳的结构设计及功能设计过于简单,夹持骨断端多以点或小面积接 触,因此容易导致夹持不稳定,且复位后仍需人力继续把持,操作人员易疲劳;
2、由于钳体本身结构固定,因此与待固定钢板之间发生干涉,影响固定钢板的置入, 且需要多人同时进行协助操作,浪费人力,效率较低;
3、当现有的复位钳去除人力把持后,复位易丢失,常常使骨折复位反反复复,不但 增加了手术时间,且容易出现使术中出血量增多,术中软组织损伤过大,术后恢复较差等 不良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而提供一种骨折复位钳, 夹持稳定,且在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方面进行优化,在复位钳对骨断端进行夹持后,能够 避免与后续的操作发生干涉,方便使用者的操作,且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定位效果 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骨折复位钳,包括左钳体和右钳体,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互相铰接;
所述左钳体包括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所述右钳体包括第三钳杆和第四钳杆,所述第 一钳杆和第二钳杆铰接,所述第三钳杆和第四钳杆铰接;
所述第二钳杆上设置有可沿所述第二钳杆上下移动的压板;
所述第二钳杆和第四钳杆的端部均设置有夹持体;
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第四钳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钳杆可通过所述定位 板对所述第三钳杆的旋转位置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呈弧形,所述定位板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钳杆相匹配的安 装座,所述第三钳杆上设置有供所述定位板穿过的通孔;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 所述第三钳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钳杆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调整螺母、第二调整螺母通过所述外 螺纹安装在第二钳杆上,所述压板安装在所述第一调整螺母和第二调整螺母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体包括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 形成的夹角在90-120°之间;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夹持板 和第二夹持板上均设置有多条凸楞。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体包括受力载体和尖状凸起,所述尖状凸起通过所述受力载体分 别安装在所述第二钳杆和第四钳杆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钳杆和第四钳杆上均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一钳杆和第三钳杆向 内侧转动的阻挡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钳杆的上端铰接设置有锁止条,第一钳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所 述锁止条配合的锁止块。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骨折复位钳包括左钳 体和右钳体,左钳体和右钳体铰接,左钳体包括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右钳体包括第三钳 杆和第四钳杆,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铰接,第三钳杆和第四钳杆铰接;如此设置,可以使 第一钳杆相对于第二钳杆转动,同时,第三钳杆也可相对于第四钳杆转动,第二钳杆和第 四钳杆的端部设置有夹持体,通过夹持体可将骨断端进行夹持,在第二钳杆上设置有可沿 第二钳杆上下移动的压板,压板的设置将待固定的钢板与骨折处压紧,可便于将钢板与骨 头进行打钉固定,不但可以保证第二钳杆、第四钳杆与骨断端进行稳定固定,还便于钢板 与骨折处的固定;还包括定位板,定位板的一端与第四钳杆固定连接,第三钳杆可通过定 位板对第三钳杆的旋转位置进行定位,通过定位板的设置,可以将第一钳杆、第三钳杆相 对于第二钳杆、第四钳杆的转动位置进行定位固定;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操作者手持定位 钳的第一钳杆和第三钳杆的钳柄端,驱动第二钳杆和第四钳杆进行张开和夹紧动作,位于 第二钳杆和第四钳杆端部的夹持体可将骨折处夹持住,这时可向外侧转动第一钳杆和第三 钳杆,并通过定位板固定第一钳杆、第三钳杆的转动位置,此时,第二钳杆、第四钳杆的 上方形成更加宽阔的操作空间,可防止与待固定的钢板发生干涉,也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 作,且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定位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杰;邵明,未经张杰;邵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54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关节镜手术用抓钳
- 下一篇:一种骨肿瘤用介入式综合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