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式换热器冷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8363.1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0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贺青刚;殷发明;孙健;李德林;燕巧宁;吕令玮;邵书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青刚;殷发明;孙健;李德林;燕巧宁;吕令玮;邵书江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1/10;F28F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6000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换热器 冷却管 | ||
1.一种双层式换热器冷却管,包括外管(1),其特征是:所述外管(1)内同轴设置内管(2),所述内管(2)与外管(1)之间设置散热片(3),所述散热片(3)为中空结构且具有沿内管(2)的直径方向的冷却介质通道(4),所述内管(2)的两端均设有封堵内管(2)的管口的堵块(5),所述堵块(5)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支撑外管(1)的支撑臂(6),所述支撑臂(6)远离内管(2)的端面为与外管(1)的内壁相匹配的弧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式换热器冷却管,其特征是:所述堵块(5)靠近内管(2)的一端设有与内管(2)的内壁和内管(2)的外壁相匹配的环形凹槽(7),所述环形凹槽(7)的内侧壁(8)构成了封堵内管(2)的管口的堵头(9),所述堵头(9)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内管(2)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通过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的配合实现堵块(5)与内管(2)的连接,所述环形凹槽(7)的外侧壁(10)与内管(2)的外壁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式换热器冷却管,其特征是:所述堵块(5)靠近内管(2)的一端设有与内管(2)的外壁相匹配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内管(2)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二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通过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的配合实现堵块(5)与内管(2)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式换热器冷却管,其特征是:所述内管(2)的长度小于外管(1)的长度,所述堵块(5)为与内管(2)的内壁相匹配的柱体(12),所述柱体(12)上设有第三外螺纹,所述内管(2)的内壁设有与第三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三内螺纹,通过第三内螺纹与第三外螺纹的配合实现堵块(5)与内管(2)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层式换热器冷却管,其特征是:所述支撑臂(6)为四个且沿堵块(5)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层式换热器冷却管,其特征是:所述散热片(3)为锯齿形散热片(13),所述锯齿形散热片(13)靠近外管(1)的一面为与外管(1)的内壁相匹配的圆弧面(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青刚;殷发明;孙健;李德林;燕巧宁;吕令玮;邵书江,未经贺青刚;殷发明;孙健;李德林;燕巧宁;吕令玮;邵书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83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列管酸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防止锅炉灭火的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