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螺纹外螺纹中径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72132.X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3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周煜蒙;周立荣;张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泰锐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10 | 分类号: | G01B2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草堂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纹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纹检测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螺纹外螺纹中径 测量仪。
背景技术
国外管螺纹加工技术:从二十世纪末开始,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管螺纹加 工技术已发生了根本性的飞跃,管螺纹的加工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国外有些企 业利用先进的加工、测量技术,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螺纹各项参数,并将螺 纹的加工误差控制在产品规定公差的60%以内。
中国管螺纹产品的状况: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中国螺纹紧固件 出口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螺纹管件每年也有大批出口。虽然中国出口量 大,但中国螺纹的质量水平不高,被人家称为粗糙螺纹生产大国。中国目前螺 纹加工水平与二十世纪中期的国外水平相当。这些都严重地影响到我国机械产 品的质量等级和出口创汇的利润。中国管螺纹产品应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是管螺纹加工企业的必然选择。
比较我国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管螺纹产品的差距,最大的差距就是加工 质量。要想提高管螺纹加工质量,就要保证螺纹各项参数加工误差控制在产品 规定公差内,并尽可能使误差较小。这就要求我们除了要有先进的加工技术, 还要具备先进的螺纹单项参数测量仪器和方法。
目前在石油管材行业中,在所打的油气井中有3%-5%是由于管子质量不好等 原因造成的报废,其中80%左右的管材都发生在螺纹连接处。这是由于石油管螺 纹接头的螺纹加工质量差,螺纹的各单项参数没有到达技术要求,导致管子连 接强度及密封性满足不了使用要求。
目前管螺纹的检测方法多采用标准螺纹环塞规,通过检验紧密距来确定螺 纹加工是否合格。这种检验是一种所谓的综合检测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或不足:
1.使用螺纹环塞规,只能检测出管螺纹紧密距这样一个综合参数,无法对 管螺纹的各单项参数进行检测,对于加工有无偏差和偏差是多少不能量化地反 映出来,也就无法在实际生产作业中精确地控制螺纹加工精度和质量。
2.螺纹环塞规作为一种精密仪器,其市场价格很高,一旦磨损较严重,无 法修复,只有报废。
3.螺纹环塞规规格种类繁多,不同螺纹扣形、不同管径的管螺纹均要一一 对应不同的螺纹环塞规。
目前行业内已经出现了采用中径测量仪测量外螺纹中径的仪器,例如申请 号为200710137215.8专利所述石油管螺纹中径测量仪,来测量管螺纹外螺纹中 径。但其测量头为条形块,与标准杆校准时是面接触,而测量时与管外螺纹接 触是线接触,前后接触形式不一致,必然造成测量误差,从而影响了产品的加 工质量;在现场使用时,也发现导轨块容易从导轨臂上滑落,带来操作不便, 并出现过导轨块脱落砸伤工人事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外螺纹中径测量现有技术方面存在的缺陷及不足 之处,而提供一种管螺纹外螺纹中径测量仪。该测量仪使用户在中径测量仪校 零、测量时可以更加精确,同时节约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螺纹外螺纹中径测量仪,包括一对导轨块、一对导轨臂、左右测量 臂、一对测量头组件和一指示表;左右测量臂分别插接在一对导轨块对应的斜 孔中,左右测量臂彼此之间形成锥形口,锥形口开口向下;指示表的测量杆通过 测量臂通孔水平连接在左测量臂的下端,测量杆端头旋接了一个测量头组件, 另一个测量头组件旋接在右测量臂的下端内侧;导轨块能够在导轨臂上滑动; 所述的测量头组件的测量头端部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左测量头和右测量头相 向设置、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导轨块内部设置了用于固定左右测量臂的弹 力压簧定位机构。
所述弹力压簧定位机构包括紧定螺钉、压簧和顶杆,压簧一端与固定在导 轨块上的紧定螺钉接触,另一端与顶杆接触,顶杆顶紧测量臂。
所述锥形口的锥度为0-0.5。
所述测量头端部横截面圆弧R=0.1-4。
所述导轨臂两端、左右测量臂上端均设置有防掉堵头。
所述测量头组件包括测量头和测量架;一测量头通过测头销设置在测量架 上,并通过测量螺母固定在测量臂底部内侧。
所述的一对导轨块底部还分别设有减缓导轨块磨损的耐磨托板,耐磨托板 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导轨块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泰锐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泰锐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721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