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矫形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68714.0 | 申请日: | 2016-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6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余剑;赵建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F2/4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陆海天;夏平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矫形 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对脊柱畸形手术矫正的融合器,具体的说是一种矫形融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各种原因所致椎体冠状面楔形变引起的脊柱侧凸,在进行手术矫正时,通常是通过后路不对称截骨,获得脊柱冠状面的平衡。这种后路截骨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手术风险很大,同时矫正后脊柱产生部分程度的短缩,使患者的身高等受到影响,降低了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的满意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装置,可以避免截骨等高风险的手术,同时,还可避免脊柱短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当前脊柱矫正手术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种矫形融合器,使矫正手术避免截骨,创伤小,出血少,极大的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同时,能是术后脊柱的长度不减小,不影响患者的身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矫形融合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中空桶形体,其上、下端面均为矩形,前、后侧壁为相同的直角梯形,其上、下端面均为开敞。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内居中设有一块竖向的支撑板,且与本体的前、后侧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30°。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表面设有适于融合的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矫正手术避免截骨,创伤小,出血少,极大的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同时,能使术后脊柱的长度不减小,不影响患者的身高,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
一种矫形融合器,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为中空桶形体,其上、下端面均为矩形,前、后侧壁为相同的直角梯形,使其两端的高度不同。该本体1的上、下端面均为开敞,便于往本体1内填充碎骨。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内居中设有一块竖向的支撑板2,且与本体1的前、后侧壁相连,以提高本体1的强度。同时,所述下端面通常为水平,上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30°。优选的,该夹角每5°为一级,以形成不同规格的系列产品,满足不同病情的手术需求。所述本体1和支撑板2均由工程塑料制成,如聚醚醚酮,使其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而且,本体1上的各个角均作钝化处理,并在本体1和支撑板2表面设有羟基磷灰石涂层,使其更好的与断骨和组织相融合。
使用时,根据患者脊柱弯曲变形的程度,选择适宜夹角的本体。然后,将本体中填充碎骨后,将其小端从脊柱上需要抬高的一侧插入脊柱骨之间。当本体完全插入后,本体的两端的高度差恰好弥补了脊柱的弯曲变形,从而使脊柱得到矫正。由于,该矫正时,不需要截骨,减小了创伤和出血,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68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