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6853.1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7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钟伟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开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动 污水处理 一体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悬浮物性有机物的最初级处理构筑物,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粪便、纸屑、病原虫等杂质,悬浮物固体浓度为100-350mg/L,有机物浓度BOD5在100-400mg/L之间,其中悬浮性的有机物BOD5在50-200mg/L。污水进入设备经过12-24h的沉淀,去除50%-60%的悬浮物。沉淀下来的污泥经过3个月以上的厌氧消化,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稳定的无机物,易腐败的生污泥转化为稳定的熟污泥,改变了污泥的结构,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定期清掏外运,填埋或用作肥料。
目前,市场上有一款申请号为CN201520408074.9的中国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含一体式密闭的罐体,该罐体通过隔板分隔出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污水回流井和沉淀区,每个池的顶部都设有检查口。厌氧池前端设有进水口,沉淀区后端设有出水口。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内均安装有组合填料。每个池与池之间均安装有上进下出的导流管。污泥回流井内底部安装有与引导污泥回流的导流管相连接的污泥回流泵,导流管另一端穿过好氧池和缺氧池,延伸至厌氧池底部上方。缺氧池和好氧池内设有与外部气泡发生器相接通的曝气管。沉淀区中部设有用于增强泥水分离效果的竖流管和发射板,竖流管与好氧池通过导流管相通,底部镜像设有用于汇集污泥的挡板。
该专利虽然结构简单,提高了一体化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可以提高污水的流动性和罐体内的停留时间,可以促进泥水接触增强处理效果,且增强泥水分离效果。但是将污泥回流泵设置在污泥回流井底部,污泥回流泵长期与污水接触,容易被污水侵蚀,影响污泥回流泵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而且不方便检修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方便检修和维护微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微动力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一体式密闭的罐体,所述罐体内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分别隔出集水区、厌氧区、好氧区、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集水区前端设有一端延伸至集水区内部的进水管,所述清水区末端设有一端延伸至清水区内底部上方的出水管,所述好氧区底部上方平铺有用于输氧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一端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另一端与输气泵连接,所述好氧区顶部相邻检查口设有与好氧区相通用于排气的通风管,所述沉淀区顶部下方设有水平隔板,所述沉淀区左右两侧设有竖直隔板,所述沉淀区底部上方设有与竖直隔板密闭连接用于引导污泥的斜隔板,所述斜隔板上方设有用于分离污泥和水的菱形斜管,所述沉淀区内设有用于导流泥水的竖直筒,所述竖直筒下端延伸至斜隔板底部上方,上端密闭设置,所述竖直筒内污水面以下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另一端与输气泵相连通,所述竖直管上端下方设有穿过厌氧区、好氧区,延伸至集水区底部上方的导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输气泵的功率往往是大于曝气所需的功率,多余的功率通常是被忽视而造成能源的浪费。一般的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经常将输气泵和污泥回流泵分开设置,虽然污泥回流泵所需的功率较小,但是仍造成了能源的浪费。通过在沉淀区内设置竖直筒,在筒内污水面以下设置输气管,利用输气泵多余的功率,向输气管内输送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在竖直筒内产生压力,将污水做工引射的原理输送入导流管内,从而实现了节约能源,又利于检修和维护。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顶部设有用于排出管内空气的排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在引流污水的过程中,污水内会带有大量的空气,当导流管内空气过多时,既容易是导流管内的气压变大阻碍污水的引流,又容易撑破导流管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将排气口设置在导流管顶部,第一,导流管在引流的过程中,管内不会充满污水,污水不会从排气口流出,第二,可以防止在排气的过程中,污泥被空气带出导流管,影响其他区域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管从竖直筒上端竖直延伸至竖直筒内污水面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开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开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68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寒冷地区污水垃圾一体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污水处理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