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卷绕网状光纤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3420.0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1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江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阳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8 | 分类号: | G02B6/08;G02B6/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141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网状 光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领域,尤其涉及光缆通信技术,特别是一种可卷绕网状光纤带。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FTTH光纤网络、高速互联网连接需求增加迅速,光纤带逐步深入到用户,光纤带的分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安装者既要从光纤带的中间或光纤带的末端将光纤带分离成满意的、完整的分支单元,又要能够快速、洁净的分离出单根光纤,还有受制于现有的管道和安装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分离性好的可卷绕网状光纤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卷绕网状光纤带,包括光纤,在所述光纤上设有黏结胶带;其中所述黏结胶带包括基材层、粘胶层和离型带层;所述粘胶层涂覆在所述基材层一侧,所述离型带层覆盖在所述粘胶层一侧,所述基材层为无纺布,所述粘胶层选用脂类压敏胶,所述离型带层原料为PET,所述粘胶层分为左、中、右三个粘胶区域,所述左、右粘胶区域为平面粘胶层,所述中间粘胶区域为颗粒状粘胶层。
所述左、中、右三个粘胶区域在胶带宽度方向的长度比为1.5:7:1.5。
所述左、右粘胶区域的上表面与所述离型带层的内表面接触。
所述中间粘胶区域与所述离型带层的内表面之间的间距为0.05毫米。
所述光纤的直径为250微米。
进一步的,沿着所述的离型带层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复数个荧光条,所述的荧光条间隔设置,所述的荧光条,包括一条硅胶带,硅胶带上附着有荧光物质。
本实用新型可卷绕网状光纤带可以改变光纤带的形状,既能像光纤带那样方便续接,又能成束状,非常有效的达到超高密度,减少了光缆及工程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卷绕网状光纤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卷绕网状光纤带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卷绕网状光纤带黏结胶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可卷绕网状光纤带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卷绕网状光纤带,多根250微米的光纤6排列,两根相邻光纤6间距通过黏结胶带7黏结。黏结胶带7包括基材层1、粘胶层2和离型带层3,粘胶层2涂覆在基材层1一侧,离型带层3覆盖在粘胶层2一侧,基材层1为无纺布,粘胶层2选用脂类压敏胶,离型带层3原料为PET,粘胶层2分为左、中、右三个粘胶区域,左、右粘胶区域4为平面粘胶层,中间粘胶区域5为颗粒状粘胶层。其中粘胶层2中的左、中、右三个粘胶区域在胶带宽度方向的长度比为1.5:7:1.5;中间粘胶区域5中的颗粒状粘胶可以是球形,也可以是矩形或菱形,颗粒状粘胶之间存在间隙,其径向尺寸为100微米~120微米。
进一步的,沿着所述的离型带层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复数个荧光条,所述的荧光条间隔设置,所述的荧光条,包括一条硅胶带,硅胶带上附着有荧光物质。
本实用新型可卷绕网状光纤带可以改变光纤带的形状,既能像光纤带那样方便续接,又能成束状,非常有效的达到超高密度,减少了光缆及工程安装成本。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阳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阳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3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