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48020.0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8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周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纽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具。
背景技术
在小的零部件如铜管等的生产中一般直接利用肉眼进行观测检查其零部件是否符合标准,没有合适的检具进行检测,存在主观态度上的误差,而且看多了零部件后眼睛会疲劳,检测的结构不好,而有效零部件所拥有的检具一般是一对一的,一种零部件就需要对应一种检具,不能与其他零部件交互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巧妙的一种检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检具,所述检具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电源件,底座上设有电源按钮,底座上连接有检测模具,检测模具包括固定半体和移动半体,固定半体和移动半体之间通过固定旋转装置连接在一起,固定半体上设有重力感应装置,固定半体上通过第一固定装置连接有下模具,移动半体上通过第二固定装置连接有上模具,移动半体上连接有显示柱,显示柱上设有红灯和绿灯,固定半体和移动半体上均连接有操作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模具上设有固定槽,第一固定装置的一端设在固定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与移动半体之间设有辅助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操作杆上连接有操作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模具与上模具均是可拆卸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巧妙,制作成本低,功能实用,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移动方便,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上设有红灯和绿灯,能够更好的区分检测的效果,使得结果显示的更加明显,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上设有重力感应装置,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整个过程更加的智能化,增强了可靠性;固定半体和移动半体上均连接有操作杆,操作杆上连接有操作手柄,增加了本实用新型操作时的简便度;第二固定装置与移动半体之间设有辅助连接装置,能够增强第二固定装置对移动半体与上模具之间连接的强度,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的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的下模具与上模具均是可拆卸的,可以根据零件检测需求更换上模具与下模具,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范围,增强利用率;本实用新型中下模具上设有固定槽,第一固定装置的一端设在固定槽内,能够有效的减少第一固定装置对检测结构的影响,增强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电源件、3-固定半体、4-移动半体、5-下模具、6-固定槽、7-第一固定装置、8-上模具、9-辅助连接装置、10-第二固定装置、11-重力感应装置、12-显示柱、13-红灯、14-绿灯、15-操作杆、16-操作手柄、17-固定旋转装置、18-电源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检具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检具包括底座1,底座1内设有电源件2,底座1上设有电源按钮18,底座1上连接有检测模具,检测模具包括固定半体3和移动半体4,固定半体3和移动半体4之间通过固定旋转装置17连接在一起,固定半体3上设有重力感应装置11,固定半体3上通过第一固定装置7连接有下模具5,下模具5上设有固定槽6,第一固定装置7的一端设在固定槽6内,移动半体4上通过第二固定装置10连接有上模具8,移动半体4上连接有显示柱12,显示柱12上设有红灯13和绿灯14,固定半体3和移动半体4上均连接有操作杆15,下模具5上设有固定槽6,第一固定装置7的一端设在固定槽6内,第二固定装置10与移动半体4之间设有辅助连接装置9,操作杆15上连接有操作手柄16,下模具5与上模具8均是可拆卸的。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巧妙,制作成本低,功能实用,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纽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纽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48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