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墙砖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4444.1 | 申请日: | 201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6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灵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锦亚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99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墙砖。
背景技术
在房屋建造过程中,对外墙或内墙的堆砌,一般均是采用方形的砖块,并 且在堆砌的过程中需要在砖面上涂抹具有粘合作用的泥沙,而且在堆砌的过程 中,每一块砖块都要涂抹才能保证砖块间能够粘合在一起,所以堆砌效率不高, 而且在泥沙还没干之前,堆砌的墙体并不牢固,不小心碰撞后,容易松动,变 形,影响施工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堆砌效率高,粘结牢固的墙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墙砖,包括砖体,其中,所述砖体 的底部设置有U型槽,端面设置有凸条,两者长度相同,所述U型槽与凸条相 适配,且U型槽的宽度大于等于凸条的宽度,两块相同的墙砖可以卡合在一起, U型槽的深度小于凸条的高度,两块墙砖卡合在一起后,上下之间存在缝隙, 所述砖体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竖孔,两个所述竖孔分别位于所述凸条的两侧, 通过竖孔浇灌粘合剂,粘合剂分布到上下两块墙砖的缝隙间,并沿其他墙砖的 竖孔继续向下流动,达到整面墙体都分布了粘合剂。
据上所述的一种墙砖,其中,所述U型槽位于所述砖体的中部,两侧的槽 壁厚度相同。
据上所述的一种墙砖,其中,所述U型槽与所述凸条上下对齐。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先堆砌,然后浇 灌粘合剂的方式,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墙砖之间的连接更牢固,不易松动, 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堆砌的效果示意图;
图中:10-砖体,11-凸条,12-U型槽,13-竖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一 种墙砖,包括砖体10,其中,所述砖体10的底部设置有U型槽12,所述U型 槽12位于所述砖体10的中部,两侧的槽壁厚度相同,端面设置有凸条11,两 者长度相同,所述U型槽12与所述凸条11上下对齐,所述U型槽12与凸条 11相适配,且U型槽12的宽度略大于凸条11的宽度,两块相同的墙砖可以卡 合在一起,而且不会有过大的间隙,U型槽12的深度小于凸条11的高度,两 块墙砖卡合在一起后,上下之间存在缝隙,方便粘合剂的流动和分布,所述砖 体10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竖孔13,两个所述竖孔13分别位于所述凸条11的两 侧,通过竖孔13浇灌粘合剂,粘合剂分布到上下两块墙砖的缝隙间,并沿其他 墙砖的竖孔13继续向下流动,达到整面墙体的墙砖间都分布了粘合剂。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锦亚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锦亚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4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