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套管全回转钻机用回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31370.6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8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子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景安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16 | 分类号: | F16C19/16;F16C33/58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回转 钻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机构,具体是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机用回转机构,属于回转 机构领域。
背景技术
全套管全回转钻机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桩工工程机械,它主要用于市政、桥梁等大型 建筑基础钻孔桩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拔桩、清除地下障碍物、钻井施工等,尤其是在 高原、山区、丘陵、海滩、江河湖海滩涂等各种复杂地质环境的工况下,更具有传统的桩 工机械所没有的优势。回转机构是保证整机正常可靠工作的核心部分,现有的全套管全回 转钻机回转机构中的回转支承和回转椎体是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在整机工作时, 作用力会逐渐使螺栓连接失效,螺栓也会出现锈蚀的缺陷;又因为两者是独立连接的,整 机的高度较高,不利于安装;且两者独立加工,成本高,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机用回转机构,该 回转机构能够避免出现连接失效等缺陷,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机率,提高整机的工作效率, 并且降低了设备的安装难度,成本低,加工工艺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机用回转机构, 包括回转支承,所述的回转支承包括外圈、滚珠和内圈,内圈的轴向安装通孔为锥形,形 成回转椎体;在回转椎体的内表面上有若干个铣削形成的平面,用于安装楔块,在平面的 两侧有轴向的用于固定楔块的台阶;在回转椎体的外圆壁上端设有用于与惰轮啮合的齿圈, 外圆壁下端设有与外圈相配合的转动凹槽,在回转椎体与外圈相配合的外圆壁上以及外圈 相应位置处均设有容纳滚珠的凹槽。
进一步的,在回转椎体和外圈之间还设有密封条。
进一步的,所述的滚珠为球形滚珠。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圈的下端面还设有若干个用于与回转平台连接的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全套管全回转钻机上的回转椎体和回转支承集成为一 体,具有以下优点:
(1)整体强度提高:两者集成为一个整体,整体锻打、加工,避免了螺栓连接失效及 锈蚀等缺陷,大大地提高了强度,降低了设备出现故障的机率。
(2)简化安装:安装方式更为简单、快捷,节省了螺栓连接工序,提高了整机的效率。
(3)降低了整机的高度,使得整机的使用空间更加广阔。
(4)减轻了整机的重量,使之更加轻便,方便运输。
(5)降低了加工成本,简化了加工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回转椎体,2、滚珠,3、外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下描述中的上下方向与图1中的上下方 向相同)。
如图1所示,一种全套管全回转钻机用回转机构,包括回转支承,所述的回转支承包 括外圈3、滚珠2和内圈,内圈的轴向安装通孔为锥形,形成回转椎体1;在回转椎体1的 内表面上有若干个铣削形成的平面,用于安装楔块,在平面的两侧有轴向的用于固定楔块 的台阶,在台阶上设有若干个螺纹孔,通过螺栓连接对楔块进行固定;在回转椎体1的外 圆壁上端设有用于与惰轮啮合的齿圈,外圆壁下端设有与外圈3相配合的转动凹槽,在回 转椎体1与外圈3相配合的外圆壁上以及外圈3相应位置处均设有容纳滚珠2的凹槽。
在回转椎体1和外圈3之间还设有密封条,防止润滑脂渗漏,提高整个回转机构的可 靠性。
所述的滚珠2为球形滚珠,承载力高,安装方便快捷,维修简单,再制造空间空间广 阔。
所述的外圈3的下端面还设有若干个用于与回转平台连接的安装孔,便于与回转平台 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景安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景安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313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盖
- 下一篇:一种清洁用具的转动关节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