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能养生陶瓷器皿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1107.2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6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高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市博大精工艺术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00 | 分类号: | A47G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3000 江西省景德***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生 陶瓷 器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陶瓷,尤其是一种聚能养生陶瓷器皿。
背景技术
陶瓷器皿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和文化的载体,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大多数人的喜爱,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陶瓷作为热的良导体,使用时器皿里食物热量通过陶瓷本身会很快的传递至器皿外部,不但导致食物的温度下降较快,并且还会导致器皿外部温度快速升高,对使用者的使用会造成较大的不便,因此目前的陶瓷器皿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具有保温及养生功能的聚能养生陶瓷器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能养生陶瓷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器皿包括陶瓷外壳和陶瓷内胆,所述陶瓷外壳和陶瓷内胆之间形成真空隔热层,所述陶瓷外壳的内壁上烧制有金属陶瓷釉反射层,底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真空隔热层内设置有蓄热陶瓷珠和带保健功能陶瓷球。
所述金属陶瓷釉反射层的厚度为0.2~0.5毫米。
所述陶瓷外壳外壁上设置有装饰图案层。
所述蓄热陶瓷珠和带保健功能陶瓷球的数量比为2:1。
所述蓄热陶瓷珠和带保健功能陶瓷球的粒径比为3:1。
所述带保健功能陶瓷球填充在蓄热陶瓷珠堆积体的空隙里。
上述带保健功能陶瓷球为远红外陶瓷球或锗石陶瓷球。
所述蓄热陶瓷珠为高铝质蓄热珠。
所述陶瓷器皿包括日用陶瓷、卫生洁具陶瓷、艺术陶瓷。
当本实用新型所保护陶瓷器皿盛装热水时可以取得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陶瓷外壳和陶瓷内胆之间设置真空隔热层有效阻止了器皿内热量向外传导;(2)陶瓷外壳内壁上的金属陶瓷釉有效阻止了器皿内热量向外辐射,并将热量反射到真空隔热层内的蓄热陶瓷珠;(3)通过蓄热陶瓷珠持续放出的热量激活带保健功能陶瓷珠中的等离子,使其持久辐射出远红外射线,使得器皿内大分子团的水分解为小分子团水,加速水分子运动,使普通水变成活性水,为使用者带来养生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陶瓷器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聚能养生陶瓷杯,所述陶瓷杯包括陶瓷外壳1和陶瓷内胆2,所述陶瓷外壳1和陶瓷内胆2之间形成真空隔热层4,所述陶瓷外壳1的内壁上经1250℃烧制有厚度为0.3毫米的金属陶瓷釉反射层3,底部开设有排气口7,所述真空隔热层4内填充有600粒蓄热陶瓷珠5和300粒带保健功能陶瓷球6。
所述陶瓷外壳1外壁上经800℃彩烤有陶瓷装饰花纸。
所述蓄热陶瓷珠5的粒径为6mm,带保健功能陶瓷球6的粒径为2mm。
所述带保健功能陶瓷球6填充在蓄热陶瓷珠5堆积体的空隙里。
上述带保健功能陶瓷球6为远红外陶瓷球。
所述蓄热陶瓷珠5为高铝质蓄热珠。
本实用新型聚能养生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
第一步:通过注浆工艺分别制备陶瓷器皿的陶瓷外壳1和陶瓷内胆2;
第二步:在陶瓷外壳1的内壁上涂敷上金属陶瓷釉反射层3;
第三步:通过接头泥将陶瓷外壳1固定在陶瓷内胆2外部,形成带隔热层的陶瓷器皿坯体;
第四步:将陶瓷器皿坯体烧制成瓷;
第五步:通过陶瓷外壳1底部的排气口7向隔热层内分别填充高铝质蓄热珠5和远红外陶瓷球6;
第六步:通过陶瓷外壳1底部的排气口7抽出隔热层中的空气,形成真空隔热层4,然后对排气口7进行密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市博大精工艺术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景德镇市博大精工艺术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11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斟酒的酒杯
- 下一篇:一种办公卡座用吸音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