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的供热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5739.0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5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宗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宗衡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H9/13;F24H9/1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竖置式 平衡 装置 供热 机组 | ||
本发明涉及供热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的供热机组,其包括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箱体和至少两个锅炉,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位于箱体的中部,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的外周均布有至少两个锅炉,箱体上与每一个锅炉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观察门,在未设置观察门的箱体的侧面上设有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维修门。本发明采用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中置、锅炉围绕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的设计,使得供热机组的结构更加紧凑,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上连接的管线和泵均位于锅炉的背面,处于不可见的位置,所以供热机组的结构非常简洁、美观,便于维修,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的供热机组。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204574192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混能装置,其通过内筒体和外筒体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回水和经锅炉加热后的热水之间的分离,保证锅炉抽取到的回水是低温的,实现了锅炉对回水进行大温差加热,提高了锅炉的燃烧效率,更加节能环保;在内筒体上设置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间隙,实现了回水和经锅炉加热后的热水之间的混合,保证了供水管的出水温度符合供热要求;内筒体上设置的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间隙,还实现了回水的自动分配,即一部分通过锅炉进水管进入锅炉加热,另一部分通过间隙进入第二腔体与经锅炉加热后的热水进行混合,实现了该混能装置内部的压力平衡。但是这种结构的混能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该混能装置在供热装置中安装时是横置的,且该混能装置上连接了很多的管线,所以非常占用空间;另外,横置的混能装置放置在供热装置中,加上复杂的管线连接,使得供热装置内部结构非常混乱,影响美观,不利用维修;同时,该混能装置不具备沉降排污功能和自动排出排净气体功能、锅炉易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的供热机组,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混能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水平放置占用空间、安装管线混乱、影响美观、不利于维修、不具备沉降和排污功能和自动排出排净气体功能、锅炉易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基于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的供热机组,包括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箱体和至少两个锅炉,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包括罐体、总回水管、总供水管、锅炉进水管、锅炉出水管和转运管,罐体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罐体内部分为上舱体、中舱体和下舱体,第一挡板上设有连通上舱体内部与中舱体内部的连接微孔,中舱体的内部与下舱体的内部隔离;总回水管的出水口与下舱体的内部连通;转运管的进水口与下舱体的内部连通,转运管的出水口与上舱体的内部连通,转运管的进水口高于回水管的出水口,锅炉内设有锅炉循环泵;总供水管的进水口与中舱体的内部连通;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位于箱体的中部,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的外周均布有至少两个锅炉,锅炉位于箱体内,每一个锅炉分别通过锅炉进水管与上舱体的内部连通,每一个锅炉分别通过锅炉出水管与中舱体的内部连通,每个锅炉的操作面板均朝向外部,箱体上与每一个锅炉的操作面板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观察门,在未设置观察门的箱体的侧面上设有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维修门。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下舱体包括直管段和锥形漏斗段,直管段的下端与锥形漏斗段的上端固定连接,锥形漏斗段的下端串接有排污阀;或/和,上舱体的顶部串接稳压缓冲罐和自动排气装置,稳压缓冲罐和自动排气装置与上舱体的内部连通。
上述转运管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转运管和第二转运管。
上述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的外周顺时针均布有第一锅炉、第二锅炉、第三锅炉和第四锅炉,箱体上对应地设有第一观察门、第二观察门、第三观察门和第四观察门,第一观察门和第二观察门位于箱体的后侧,第三观察门和第四观察门位于箱体的前侧,箱体的左侧设有第一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维修门,箱体的右侧设有第二竖置式自平衡混能装置维修门。
上述总回水管上串接回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宗衡,未经何宗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57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烟式供热机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游泳的辅助装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