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晶体结构可调控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5114.4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9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邹朋辉;杨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劲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7 | 代理人: | 黄立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体结构 调控 三元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体结构可调控的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将镍钴锰可溶盐、NaOH、浓氨水和导向生长的表面活性剂分别配制成溶液后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结构定向生长的三元前驱体;将该前驱体与锂源混合,经高温煅烧后得到类前驱体结构的定向生长的三元层状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调控前驱体的生长,得到了晶体结构沿着[003]方向生长的正极材料,提高了内部结构生长的有序度和稳定性,减少了阳离子混排,降低了Li+扩散电阻,提高了Li+扩散系数。适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与现有的产品相比,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有明显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尤其涉及晶体结构可调控的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对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三元层状正极材料因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温度和工作电压范围宽、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及电动工具中,并且被认为是下一代电动汽车的理想电源。
NCM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单体电芯的能量密度相对于LFP和LMO电池而言有较大的提升。近几年,NCM动力电池的研究和产业化已在日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业内普遍认为NCM动力电池将会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主流选择。
NCM材料实际上是综合了LiCoO2、LiNiO2和LiMnO2三种材料的优点,由于Ni、Co和Mn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因此NCM的性能好于单一组分层状正极材料,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正极材料。三种元素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也不一样,一般而言,Co能有效稳定层状结构并抑制阳离子混排,提高电子导电性和改善循环性能;但Co比例的增大使晶胞参数a和c减小且c/a增大,导致容量降低;Mn能降低成本和改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过高的Mn将会降低材料克容量,并且容易产生尖晶石相而破坏材料的层状结构;Ni的存在使晶胞参数c和a增大且使c/a减小,有助于提高容量,但Ni含量过高将会与Li+产生混排效应而导致倍率和循环性能恶化,且高镍材料的pH值过高影响实际使用。
目前NCM应用于动力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阳离子混排效应以及材料表面微结构在首次充电过程中的变化,造成NCM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效率不高(一般90%);
(2)NCM电芯产气较严重,安全性比较突出,高温存储和循环性还有待提高;
(3)NCM材料扩散系数和电子电导率低,使得倍率性能不是很理想;
(4)NCM材料二次颗粒在较高压实下会破碎,限制极片压实和电芯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为提高材料相关方面的性能(如热稳定性、倍率性能等),业界广泛采用掺杂和包覆改性,但往往只能改进某一方面的性能,且常会伴随着其它方面性能的下降。
众所周知,控制适当的合成条件,正极材料可以很好的继承前驱体内部的有序结构,前驱体决定正极材料60%的性能发挥。因此内部结构对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热点。NCM材料的层状结构的特点使Li+在高活性的(100)、(010)晶面扩散更快,晶体沿[003]方向生长(即c轴方向),使Li+扩散距离更短,通过工艺调整,使晶体沿[003]方向生长,即高活性(100)、(010)晶面朝向电极颗粒的表面。所得晶体的内部结构排布更加有序,有利于减少阳离子混排度,缩短Li+扩散距离,降低材料内部阻抗。即使在不改性的情况下,也能维持三元正极材料的原始容量,并极大地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倍率和循环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劲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劲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51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